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2983
通州区农村外来流动男性农民工艾滋病知信行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李文龙 陈桂茹 李 辉 赵宝玲 潘 静
第1页

    参见附件(1582KB,2页)。

     2.3行为学特征 365人中, 95.6%有过性生活经历,首次性交对象:74.5%为配偶,10.9%为非婚固定性伴,7.7%为非婚非固定性伴。初次性生活平均年龄为23岁。目前和固定性伴(配偶或女朋友)住在一起的占49.5%,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占15.9%,最近一年仅有6.8%的人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26人有婚外非固定性伴性行为,占7.1%,其中最近一次与婚外非固定性伴发生行为时有26.9%使用安全套,73.1%不用。7.9%曾出现可疑性病症状,有症状立即就医者8人,占24. 1%;过一段时间就诊者5人,占20.0%;未就诊者16人,占53.3%,如果以后出现性病相关症状,94%的人选择去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也有3%的人选择自己买药或不做处理。

    2.4 提供服务情况及信息来源42.7%接受过免费安全套服务,36.2%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其他干预占15.3%,仍有近6%的人未接受过任何宣传干预。信息来源:主要为电视、报刊、广播、宣传材料,分别为88.2%为、59.5%、44.7%、36.7%(见表2)。

    3讨论

    农村流动男性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强,与城市的流动人口人口学特征相似[2],该人群长时间单身离家在外,处于性活跃期,是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的“窗口人群”。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流动男性农民工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认识不清,与其他地区同类人群调查结果一致[3][4],提示今后的宣传中应加以强调,避免造成恐惧心理。对预防方法知晓率略低,出现性病相关症状后有多数人未就诊或自己买药,自我保护意识低,分析原因可能是他们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存在艾滋病知识和高危险行为分离现象。

    人群中有7.1%的人有婚外非固定性行为,最近一次与婚外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仅有26.9%的人使用安全套,说明该人群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男性农民工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为电视、报刊等,且他们在休息期间大部分人喜欢看电视,在今后的干预中应发挥电视的传媒作用,不能仅限于发放宣传材料。

    另外,来京年限越长,艾滋病知晓率越高,说明北京市的艾滋病宣传已具有一定基础,应发展来京年限较长的农民工为同伴教育员,在该人群中应开展同伴教育。

    参考文献

    [1] 左谦,肖焕波,单广良,等.北京市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和危险行为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5):500-501.

    [2] 于建平,孙晓云,王全意,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