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2804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王庆员
第1页

    参见附件(1695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监测,根据心、肾及外周血管损害情况对HRV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时域指针及频域指针中的高频成分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低频成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与不伴靶器官损害组患者相比时域指针及频域指针中高平成分降低,低频成分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且其损害程度与靶器官的损害有关。HRV可能是预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指标。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98-01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性指征,用以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可以预测某些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我们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RV、超声心动图、眼底镜检测,按不同靶器官损害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对比分析以探讨HRV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周内均未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经询问病史、体检以及B超、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均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男41例女45例平均年龄(54.2±7.3)岁。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半靶器官损害组与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组和正常对照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3.1±6.3)岁}健康者行血压、心电图、B超、心脏彩色多普勒、胸部X线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无心、肺、脑、肾脏和血管疾病。

    1.2 方法 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有限公司24h全息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带全自动HRV分析,含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三维图、直方图、散点图等。检测24小时心律并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分析。分析参数如下①SDNN(ms):24h内正常窦性心RR间期值的标准差。②SDANN(ms):24h内连续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③SDANNIndex(ms):2h内连续每5分钟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④RMSSD(ms):24h内相邻R R间期差的均方根⑤PNN50():24h内差值超过50ms的连续正常的R R间期数所占的百分数。⑥频域分析:用快速傅立叶转换(FFT)方法获得:总频域值(TP)0.01-0.50HZ。2超声心动图检查(EH组):使用PhilipsSD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患者平卧取胸骨旁长轴按照美国超声学会推荐方法测量并计算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在双侧颈总动脉球部近心端20mm、颈内动脉距颈动脉分叉处10mm对颈动脉作纵横扫查观察血管壁内-中膜的形态以所测最大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0度为无斑块Ⅰ度为单侧斑块≤3.0mm×3.0mmⅡ度为单侧斑块>3.0mm×3.0mm或双侧均有斑块且至少有一侧斑块≤3.0mm×3.0mmⅢ度为双侧斑块均>3.0mm×3.0mm或双侧均有斑块。3眼底镜检:参照KEITHWAGANER眼底分级标准观察眼底视网膜病变。4尿蛋白、肾功能检测观测肾损害情况。

    1.3统计学处理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HRV相关参数检测结果见表1

    高血压组中无论靶器官损害组还是无靶器官损害组5项时域指针及HFnu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Fnu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中 靶器官损害组5项时域指针和HFnu值均显著低于无靶器官损害组组(P<0.05),而LFnu值则较无靶器官损害组组升高(P<0.05)。

    3讨论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就是分析心率差异性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即随跳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HRV实质上是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也就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平衡协调关系。测定HRV的变化作为一种无创的、可以重复而稳定的检查方法对确定某些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和心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即血压和心率的昼夜波动受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双重调节。尽管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还同时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交感与迷走神经对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是各种影响因素的最后共同通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迷走神经兴奋则相反,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是调节血压和心率波动于一定正常范围的稳定因素。HRV是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敏感指标,故高血压与HRV存在内在联系[2]。本组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SDANN Index、RMSSD、PNN50、HFnu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均为P<0.05)而LFnu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就频域分析指标而言,HF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LF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影响,TF反映总的HRV的大小,LF/HF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3] 。总的说来,HRV指标降低反映交感节律增加或副交感节律降低,反之,HRV指标的增加反映交感节律降低或副交感节律增加。增加交感或降低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因素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反之,降低交感或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因素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设立正常对照组证实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改变从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正常人下降。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4)。高血压组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心率变异相关指标除LFnu外较无靶器官损害者明显降低(P<0.05)。结果显示随着高血压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靶器官损害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亦渐明显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与危险因子的参与及靶器官受损相关。原发性高血压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即高血压患者在明显的迷走神经活性降低的同时,伴有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对增强[5]。提示我们在临床中能否以HRV为指标,寻求更好的调节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的方法,达到更有效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9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