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492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8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652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天。治疗过程中观察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善程度、病情转归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从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善程度及病情转归等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效缓解了心绞痛症状,改善ST-T变化,促进病情进一步好转,且无明显出血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简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61-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2004年12月~2009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1)78例患者均于2004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经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等检查,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2)发作时有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水平压低或下斜型压低大于0.1mv,或一过性ST段抬高或T波倒置。(3)心肌酶学未超过正常范围。(4)无出血倾向。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0岁,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45~67岁。

    1.2治疗方法对照组: 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首剂300mg,硝酸异山梨酯10~20mg,每日3次, 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2次,静滴硝酸甘油、含镁极化液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天。治疗期间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善的程度、病情转归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1.3疗效判断显效:(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大于85%,直至完全消失;(2)心电图下移或抬高的ST段恢复等电位线。两项具备其中之一即可。有效:(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大于50%;(2)心电图下移或抬高的ST段有所恢复,大于50%但未恢复等电位线。两项中具备一项即可。无效: 达不到上述两项标准者。

    1.4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小于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症状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2主要并发症治疗组1例皮下瘀斑,停药后症状缓解。对照组1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停药后症状消失。经比较,出血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复杂多变且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较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其诱发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内膜损伤诱发血管痉挛,造成冠状动脉节段性闭塞。应用肝素制剂后抑制了血液有形成分的聚集,从而有可能预防了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有效缓解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2]。低分子肝素平均分子量4000~6000,与普通肝素相比,本品延长APTT的作用很弱,血中半衰期较长,及有对血小板功能、血脂代谢影响小的特点,抗Xa/APTT比肝素大,极少增加出血倾向[3],且不需实验室监测,给药方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5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