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2018710
李培从虚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0年第10期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嘈杂”等病范畴。本文主要介绍李培教授对本病中医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辩证分型特点、用药经验、验案举例,从而探索从虚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痞; 从虚论治; 李培; 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49. 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37-02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嘈杂”等病范畴。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隐痛、胀痛、嘈杂、嗳气、纳差、乏力、消瘦等虚弱症候。导师李培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脾胃病有深入的研究,尤善从虚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现将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特点导师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脾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导致脾胃受损,运纳失职,脾之升清降浊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发为“胃痞”、“胃痛”、“嘈杂”等病。同时,脾虚水谷不归正化,又可致痰湿、瘀血、湿热等病理因素产生,进而影响中焦运化功能,导致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其病位在胃,然发病与脾气虚关系最大。一般来说,初病多在气分,以脾气虚为主,病久则气虚津伤,胃阴不足;或气虚湿阻,湿浊化热;或湿阻津停,气不化津;或由气入血,渐致气虚血瘀,胃络痹阻;或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病及五脏。总之,本病是一个由脾虚-气郁-阴虚-湿热-血瘀-气血俱损逐步演变加重的病理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