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045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2323KB,2页)。

     [摘要]调查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为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问卷及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法调查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将高龄初产妇按照是否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分为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状况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高龄初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侧切或者产钳助产发生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059-01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单纯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此使得心理护理学逐渐受到重视。高龄初产妇由于存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可能会引起产前出现心理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并由此危害到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及时了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加强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分娩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调查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并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为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调查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产科入院分娩的初产孕妇(入院时37-42孕周),排除妊娠并发症、合并症,且所有调查对象无精神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所有纳入研究对象中,年龄≥35岁高龄初产妇设为实验组,<35岁者非高龄初产妇为对照组,实验组149例,年龄35~47岁,平均(38.1±5.2)岁,对照组156例,年龄21~34岁,平均(26.5±3.1)岁,两组初产妇在职业、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执行情况以及对分娩的一般认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O.05)。

    1.2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法了解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及妊娠月份等),由专人对孕妇作必要的解释,并由孕妇独立完成相关问卷调查;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进行评分。HAD判断标准:A代表焦虑量表,D代表抑郁量表。A<8分为阴性,A≥8分为阳性,D< 8分为阴性,D≥8分为阳性。对高龄初产妇进一步按照是否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分为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心理干预组采取常规产前护理加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而非干预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是否采取助产(侧切或者产钳)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间的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本研究对于高龄初产妇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松弛疗法和家庭支持等:(1)心理疏导,针对孕妇目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2)心理专业训练,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指导孕妇进行松弛训练,消除或缓解紧张、焦虑、恐惧情绪。(3)家庭支持:动员家庭中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并及时了解产妇情绪变化,正确对待分娩,从而帮助产妇缓解或消除焦虑及抑郁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两组对象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05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且同时完成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评分。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见表1

    因此,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执行情况以及对分娩的一般认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2 临产前心理状态分析见表2

    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心理干预对分娩结局影响见表3

    两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小结

    本研究发现,根据高龄初产妇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松弛疗法和家庭支持等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甚至消除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使高龄初产妇经正常阴道分娩发生率增加,减少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发生率,同时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高龄初产妇比例逐渐增加。存在生理、个人以及社会家庭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顾虑新生儿有无畸形、能否顺利分娩以及自身健康等问题,加之产前住院环境的改变和自身行动部分受限,最终可能引起心理状态异常改变,进而危及产妇及新生儿身心健康。及时了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为她们提供心理咨询及专业指导,可望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从高危孕妇角度探索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与心理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是当代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同时对于改善分娩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研究发现,高龄初产妇产前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分娩感到紧张、焦虑和恐惧,个别情况下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张艳霞等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个性问卷(EPQ)对高龄初产妇进行评定分析,发现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强迫和神经质评分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4]。汤月芬等报道,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孕产妇[5]。同样,我们的调查发现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9.06%和38.5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资料提示心理异常因素是高龄初产妇产前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出现上述心理异常改变可能与孕妇缺乏孕产常识,心理准备不充分以及心理应激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国内外研究发现,高龄初产妇采取剖宫产、产钳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同时出现宫内窒息等分娩期并发症的机会显著增大。由于焦虑紧张使孕妇疼痛阈相对下降,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的痛觉,继而出现哭闹、耗费体力,影响子宫收缩;而且产妇不良情绪还可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兴奋.导致外周动脉血流阻力增大,胎儿因缺血缺氧导致宫内窘迫;以及引起宫缩不协调,进而阻碍产程进展,增加难产机会,导致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明显增高。因此,尽管年龄增加本身引起的生理异常可能会对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异常状态可能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有针对性地对高龄初产妇从心理上给予积极地干预疏导,解除孕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望改善分娩结局。

    总之,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状态较非高龄初产妇明显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2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