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031
妊娠合并梅毒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2421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产科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由于未进行产前检查,在怀孕期间未经治疗,入院待产时发现,即为对照组;在孕早期治疗38例,均为来本院产前检查而发现,并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和随访,即为治疗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结果 治疗组无一例流产,早产的4例(10.5%),足月产的32例(84.2%),死胎的2例(5.3%),正常新生儿33例(81.6%);死亡2例( 5.3%);先天梅毒7例(18.4%)。与治疗组比较,未治疗组其流产、死胎、早产及新生儿死亡和先天梅毒的仿生率明显的高于治疗组(P<0.05; P<0.01; P<0.05), 足月产和正常的新生儿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妇女,应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 合并梅毒;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02-0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梅毒[1]。对胎儿的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梅毒患者的增多,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也是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为了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最佳治防治措施,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改善母婴的预后。本文对我院产科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的56例妊娠合并梅毒产妇中,其中18例由于未进行产前检查,在怀孕期间未经治疗,入院待产时发现,即为对照组,年龄19~35岁,平均24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5例;在孕早期治疗38例,均为来本院产前检查而发现,并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和随访,即为治疗组,年龄18~38岁,平均2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9例。诊断标准[2]:测定梅毒快速反应实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若两项均为阳性,孕妇即被诊断为妊娠合并梅毒。两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在年龄,孕产次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原则为及时、及早和规范足量治疗[3]。首选苄星青霉素,具体方案如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病期在一年内的潜伏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2~3周;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片500mg,每天4次连续15d。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采用X2 检验。

    2结果

    从表1可以出:治疗组经抗病毒治疗后,无一例流产,早产的4例(10.5%),足月产的32例(84.2%),死胎的2例(5.3%)。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其流产、死胎、及早产明显的高于治疗组(P<0.05; P<0.01; P<0.05), 足月产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共38例,正常新生儿31例,占81.6%;死亡2例,占5.3%;

    先天梅毒5例,占(18.4%)。其正常新生儿明显的高于未经治疗组(P<0.001);新生儿梅毒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未经治疗组。

    3讨论

    现代研究通过对胎儿组织的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兔感染羊水实验等梅毒螺旋体早在9~10周就进入了胎儿的区域[4]。临床上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在妊娠6周时梅毒螺旋体就可以通过胎盘感染引起流产;16~20周时梅毒螺旋体就可以扩散到胎儿的所有的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同时还可以造成胎盘内血管炎性病变,引起栓塞,胎盘组织变性坏死,出现流产、死胎、早产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症状。在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未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其流产、死胎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8.9%和27.8%,明显的高于治疗组的0%、5.3%、7.9%。因此孕期梅毒筛查, 于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妇,临床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的关键。

    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梅毒螺旋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为青霉素类药物,其中最为敏感的是苄星青霉素,主要因其吸收缓慢,在体内的有效期长,维持血液的有效浓度衡定。如果能在发病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更好的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虽然青霉素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治疗要早,剂量要足,但不能随意加大其用量,大剂量青霉素将导致短期内杀死大量的梅毒螺旋体、释出大量异性蛋白,引起赫斯海默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全身不适,梅毒损害暂时加重,内脏和神经系统梅毒症状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在本研究中,采用苄青霉素240 万单位肌肉注射, 每周1 次连续2~3治疗显著的降低流产、死胎、早产以及新生儿的死亡和先天梅毒发生率。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加强性道德、卫生及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2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