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51785
浅谈食源性疾病的社会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11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的内涵,认为食源性疾病就是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与摄食有关的急性中毒、传染性疾病,以及因饮食方式不当和不科学导致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在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的社会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内涵; 社会原因; 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50-02

    1 对食源性疾病内涵的全面认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取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体患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1]。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这一定义,给予更科学、全面、深刻的理解。

    1.1 深刻把握疾病谱的变化趋势 勿将食源性疾病等同于感染性或中毒的疾病,而将因摄食引起的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排除在外。例如:人体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水果和谷类食品、兽药残留超标的兽肉、禽肉产品、铅含量超标的茶叶等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对人体危害,但经过食物链富集,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并出现慢性病变。

    1.2 深刻把握致病因子的全面性 勿将因摄食引起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素缺乏和营养素过剩)和食用搭配不当引发的疾病排除在外。维护人体健康,离不开营养素,但营养素过量同样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脂类物质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基本的营养成分,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本身的成分,提供必须脂肪酸等功能,但摄入量过高,就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2]。食物本身是比较安全的,但食用时因搭配不当或加工方法不当同样会产生一些致病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