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9413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2W妊娠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杨翠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52-01

    近年来我院对妊娠8~12 W 100例要求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妊娠8~12 W的健康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妇科检查及B超均确诊,无用药禁忌症。100例对象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35岁,其中第一胎者21例。

    1.2 用药方法: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均由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米非司酮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每片200ug。前三天口服米非司酮早8时2片,晚8时2片,共12片(300mg),第四天上午8时来院口服米索前列醇3片(600ug)至6片(1200ug),8~10小时内观察结果。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凉开水送服。用米索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量,根据妊娠月份,宫颈情况,孕妇对米索的敏感性,宫缩情况及产程进展,从小计量开始逐步调整,可口服或阴道上药或同时进行,一般每隔2小时追加一片。妊囊及胎儿排出后肌注缩宫素10~20u,胎盘胎膜排出后要检查是否完整。排出后7天,15天来院常规随访及B超。

    1.3 疗效判定完全流产:用米索8~10小时内妊囊及胎儿胎盘胎膜完整排出,阴道出血不多,不需清宫;不全流产:用药后妊囊及胎盘胎膜排出不全,阴道出血多需清宫者;药流失败:用药后8~10小时内胎儿及胎盘均未排出,B超宫内胎儿存活继续妊娠者。

    2 结果

    2.1 流产情况:10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完全流产92例,完全流产率92%;不完全流产7例,不全流产率7%;失败1例。7例不全流产中有3例为孕10~12W,流产当时检查胎盘胎膜欠缺,即行清宫,清出少量绒毛及蜕膜组织;4例为孕8~10W,流产中见妊囊排出但出血不少即行清宫术,刮出蜕膜及少许绒毛;失败1例为孕10W,B超示妊囊完整即行清宫术,手术顺利。

    2.2 腹痛情况:妊娠8~12W药物流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与月份大小正比。

    2.3 产程时间:所谓产程时间为服米索后至胎儿胎盘排出所需时间,见附表

    从上表可见服米索后4小时内排出率:妊娠8~10W者20.3%,妊娠10~12者9.7%;服米索后4~6小时排出率:妊娠8~10 W者43.5%,妊娠10~12 W者28.9%;服米索6~8小时排出率:妊娠8~10 W者34.8%,妊娠10~12 W者48.4%;服米索8~10小时排出率:妊娠8~10 W者1.5%;妊娠10~12 W者9.7%。由此可见口服米索后大部分在4~8小时内排出。且妊娠月份越小,排出时间越短。

    2.4 阴道出血:妊娠8~10 W者先有阴道出血,妊囊在阴道出血同时排出;妊娠10~12周者一般在破水和胎儿、胎盘娩出前阴道少许出血或不出血。胎儿胎盘排出后出血量在80~200ml之内。100例病例中阴道出血量无明显规律。

    2.5 米索用量问题:我们体会到停经天数与米索用量成正比,见附表:

    2.6 药物副反应: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少部分对象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怕冷及阵发性腹痛等副反应,程度不定。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具有甾体结构,是一种新型抗孕酮药物,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雌激素活性,米非司酮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蜕膜组织变性、坏死,胚胎及胎儿的血液供应阻断,从而停止发育、死亡。同时促使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导致子宫收缩,促使妊娠物排出。米非司酮还可作用于宫颈,使其软化、扩张,增加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利于胚胎及胎儿排出。米索前列醇为一种外源性前列腺素,子宫在其作用下进一步收缩,宫腔内压力增高,血管收缩,造成缺氧,血中HCG及孕酮水平下降,致使内源性前列腺素进一步增加,依此循环,以达到妊娠物的排出。

    3.2从100例对象效果观察,完全流产率92%。我们体会到药物流产不仅只限于49天内妊娠,也不只限米非司酮6片+米索前列醇3片的常规用法,临床实践中,部分孕妇妊娠超过7 W但因惧怕人流手术,尤以妊娠10~12 W者人流不能进行,利凡诺羊膜腔宫内注射引产术又为时过早,孕妇不愿焦虑等待,要求药物流产者,我们加大米非司酮用量,追加米索前列醇,可提高流产成功率。而且我们体会到药物流产与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比较,前者腹痛轻且胎盘残留少,孕妇痛苦小创伤小容易接受。

    3.3 100例对象中,失败1例,究其原因:可能是个体差异,有些人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用药次数多产生耐药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