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9413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姚风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站2004年5月至今确诊后收治的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10天)后随访,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3.3%,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中西结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56-01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慢性炎症,大多继发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所致。或者患者体质较弱,病原菌毒力不强,初起即为慢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即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容易确诊。我站自2004年5月至今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口服金刚藤糖浆[1]、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进行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治疗与方法(2004年5月至今)

    1.1一般资料: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年龄24~46岁不等,病程1~12年不等,有症状无体征者6人,有症状伴有单侧和(或)双侧附件增粗者12人,有症状伴单侧和(或)双侧附件囊肿者15人。对照组30例,年龄22~48岁不等,病程1~11年不等,有症状无体征者8人,有症状伴单侧和(或)双侧附件增粗者12人,有症状伴单侧和(或)双侧附件囊肿者10人。B超检查炎性包块直径大小28mm×68mm之间,包块为囊性、囊实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①下腹胀痛,腰骶部酸痛,白带黄稠,量多有异味,月经不调,少数患者有尿频尿急症状。妇检下腹部明显压痛,阴道炎性分泌物,子宫及附件压痛或活动受限,粘连固定;②病程一年以上;③低热,易感疲劳,周身不适,失眠;④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⑤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片状增厚,压痛明显;⑥辅助检查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或炎性包块,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1.3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确诊后即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0.1g/次,每日两次静滴,甲硝唑0.2g/次,每日两次静滴,7~10天;同时口服金刚藤糖浆15ml/次,每日3次,10天一疗程,中药自拟方:红虅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丹参15g,桃仁7g,玄胡索10g,三菱6g,莪术7g,水煎两次取混合浓缩液约80ml~100ml,温度38~39℃,保留灌肠10天一疗程。

    1.3.2 对照组:确诊后单纯用上述抗生素治疗,用法与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1.4疗效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为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B超检查包快缩小或积液减少2/3以上。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好转,B超检查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1/3以上。无效:症状稍有缓解或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两组病人均治疗10天后随访,疗效比较如下表:

    3 讨论

    3.1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而且近年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病因为流产、分娩、宫腔操作、不洁性生活史或者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是急性盆腔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此病顽固,不易治愈,易反复发作,且多造成不孕或导致宫外孕,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损害。因此采用安全、经济、方便、疗效确切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是我们妇科医生探讨的重要课题。

    3.2 现代医学证明慢性盆腔炎是多种病原菌(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的混合感染[4]。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疗效也较好,甲硝唑对厌氧菌效果明显。

    3.3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妇人腰痛”、“带下病”、“征瘕”范畴,发病机理为湿热邪毒内侵,损伤冲任,迁延日久,蕴结下焦,气滞胞宫所致。治疗宜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现代医药研究表明,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大多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金刚藤糖浆是百合科植物菝契的根茎制成的纯天然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的功效。中药灌肠方中:红虅:清热解毒,活血散瘀,通络排脓;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丹参、桃仁破血祛瘀,排脓止痛;玄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三菱、莪术: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慢性盆腔炎病灶主要在盆腔,中药保留灌肠[5],使药物被直肠粘膜吸收加速盆腔血液循环,提高了盆腔的血药浓度,有利于病灶局部对药物的吸收,降低病变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的渗出,使盆腔病变组织软化、粘连松解,包块消退,使受损组织内膜修复再生。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优势互补,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