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91692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张瑞新 邵佰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运用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胃镜变化及病理情况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结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2-0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变薄或腺体萎缩,甚或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33岁,最大者63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6年,平均3.5年,伴有肠上皮化生者22例,伴有腺体不典型增生者5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同时伴见者5例,全部病例均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有关“胃脘痛”,“胃痞”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患者有胃脘胀痛,嘈杂、嗳气、痞满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和病史。经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进行病理确诊:患者胃粘膜苍白或花斑状粘膜萎缩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伴局灶增生和肠腺化生而表现为小结节状或粗糙颗粒状,表面缺少光泽,分泌物少。

    1.3 治疗方法 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基本方剂组成:党参次15g白术10g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0g丹参10g 枳壳10g 砂仁6g 伴肠上皮化生加浙贝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 伴腺体不典型增生加炮山甲10g生牡蛎20g贝母15g伴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或溃疡者加白及10g海螵蛸15g伴胆汁反流者加柴胡10g竹茹10g郁金的10g伴胃粘膜脱垂者加升麻10g桔梗10g上述药物煎汁400mk分早晚各一次温服日一剂。在服用本方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200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病理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报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 不典型增生消失或减轻2个级度以上。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炎症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变化者。

    2.2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中近期治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胃镜病理疗效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根据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范畴。胃为水谷之海,喜润恶燥,若胃阴亏虚,津液缺乏,胃失濡润而失其和降之功,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采用沙参 麦冬 滋阴生津养胃恢复损耗的胃液及萎缩的腺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故用党参 白术以健脾益气促使胃中津液得以源源化生不绝;此病病程缠绵,久病多虚、久病必於,选用丹参 当归 以养血活血通络,使津液得以敷布,气行则津行,应用枳壳 使气机通达以助津液运行,加白花蛇舌草 活血化瘀以防癌抗癌。通过本组资料可以看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濡养胃粘膜,使萎缩的粘膜得以恢复,经临床验证,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