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67968
大学生逃课行为和心理控制点的归因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
大学生逃课行为和心理控制点的归因研究

     2.2 大学生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 个人特征的研究重点是内外控制点,采用标准量 表,根据王登峰修订的常模,区别出被试是内控制点还是外控制点。

    经SPSS描述分析,男性的控制点得分均值为46.28,低于常摸分51.8;女性的控制点得 分均值为46.9,低于常模分52.2。因为分越高越趋于外控制,这说明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与 内控制点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结果还显示内外控制的人格特征与逃课次数存在着显著相 关r=0.134**,具体来说,外控制点与逃课行为显著相关,且显著 区别于内控制点与逃课行为关系。此外,结果还显示男女生内外控制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环境与逃课现象

    2.3.1 课堂环境 课堂上,学生更倾向于中青年老师,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内容丰富。学 生对老师学历一般无特别要求,只看中他们的授课水平。一般逃课时,课程的类型集中 在校选课,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2.3.2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也可称为从众效应,是指周围同学(宿舍或班级)出现逃课行 为时,自己也不想去上课,求得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本研究是通过一道题“ 周围同学(宿舍或班级)逃课,自己也不想去上课”让被试做出是或否回答,肯定回答的就 认为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否则被认为没受其影响。使用SPSS软件,针对性别、群体与逃课 现象相互作用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女生在逃课现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F=12.94**),群体效应对逃课现象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F=42.07**),但 是性别与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对逃课现象没有显著影响(F=0.002)。

    2.4 选课方式与逃课现象 该大学06~07上半学期,大一、大二的学生是网络选课,而大三 、大四的学生仍是传统选课。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高年级组(大三、大四)与低年级组( 大一、大二)相比,逃课变量存在显著差异r=-0.244*,即网络选课的学 生反而逃课次数少。

    2.5 隐性逃课现象 逃课有个特别的现象,即虽然去上课了,坐在教室里,但不听老师讲 课,只顾干其他的事情,如睡觉、遐想、聊天和看其他书籍等等,这种特别现象被称为隐性 逃 课。吴淑娟[8]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用心听讲的大学生不足40%,指出过这种现象,而 本研究也 发现隐性逃课的学生在有效样本中(408人)占了很大比重(75.7%),该现象令人担忧。
, 百拇医药
    2.6 逃课现象的成绩指标与心理感受指标

    2.6.1 逃课现象的成绩指标 见表3。

    成绩高的学生逃课次数少,成绩低的学生逃课次数多。进一步分析,成绩与逃课现象存 在显著的正相关,且r=0.114**,说明成绩高的学生逃课次数少且显 著区别于成绩低的学生逃课行为。

    2.6.2 逃课现象的心理感受指标 见附图。

    3 讨 论

    3.1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行为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存在显著相关,r=0.134*,但男女生的内外 控制不存在显著差异(P=0.539)。据有关研究[5]表明,内外控与A 型人格有显著的负相关,即越外控,其 性格在A、B型的划分上更趋向于B型人格,即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的 类型,而越内控,更趋向于A型人格,即属于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终日忙忙 碌碌、自律性高的类型。而本研究表明,该大学学生的总体控制点偏内控,部分人偏外控, 且发现外控的人更容易逃课,显著区别于内控的人;内外控制的人格特征与逃课次数存在着 显著相关,r=0.134*。
, http://www.100md.com
    这说明该大学的在校部分外控大学生更趋向于比较松散、不自律,就更可能会逃课。而 且在逃课后更容易归因于外部原因,比如环境影响,群体氛围影响等等,而较少认为是自己 懒散等原因,并且男女内外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环境与逃课现象 性别与逃课次数存在显著相关,r=0.122*,说明男生逃课比率(62.5%) 显著高于女生逃课比率(40.1%)。结果表明,不能绝对地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影响。

    社会生活中,从众现象普遍存在。所谓的从众现象是指改变个体的观点或行为,使之与 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前人研究从众,把原因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性社会影 响即做正确的事;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即被喜欢。再结合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可发现逃课过 程中也有从众的现象,有的人因为周围很多人的观念是上课没意思,应该做更多意义的事, 反正多去上课,成绩也不能迅速提高,于是认为逃课成了正确的事;有的人因为群体都没 去上课,为了能融入集体,跟他们保持一致,赢得他们的喜欢,也没去上课。这效应用Lata ne提出社会影响理论[6](social impact theory)来解释,即他人对个体的总的作 用取决于 影响源的3个属性:数量、强度、直接性。逃课的人越多、连学习干部也逃课、整个小群体 此时此刻选择逃课行为,个人的逃课现象更容易出现。
, 百拇医药
    4 总 结

    在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学习无疑只是获得更好的个人功利的手段,最终的就业及 未来个人目标的实现才是行为决策的目的,于是他们几乎做了同样的选择—逃课。这种现象 的遏制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在推广使用网络选课这一先进 手段外,能加强全方位的管理,进行良好班风建设,同时设置一些同学所需以及感兴趣的实 用课程尤其是校选课,逃课行为可能会减少。老师方面,自我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 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心学生学术 上的成长,这有利于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方面,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研究重点是探究个人特征、学校环境、群体 效应这三个方面与逃课的相关关系,这种现象的形成来自多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要彻底解 决这个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地探讨。
, 百拇医药
    5 参考文献

    [1]胡启先,易法建,等.775大学生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1998,6(2):110-111

    [2]王益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9:56-58

    [3]王登峰.罗特心理控制源量表大学生试用常模修订.心理学报,1991,23(3):292 -298

    [4]洪楠.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71-284

    [5]车丽萍.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 003,9(2):26-30

    [6]Shelley E.Taylor.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2-248

    [7]Elliot Aronson.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8-156

    [8]吴淑娟,李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6,29(4):1 13-116

    [9]刘金平.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3(1):18-20

    (收稿时间:2008-02-15), http://www.100md.com(郑新夷 管晶晶)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