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784005
经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张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539KB,2页)。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188-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采用经期抗生素静脉点滴,非月经期中药保留灌肠,活血化瘀为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结果: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利用经期抗炎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促进炎症吸收、粘连松解和盆腔包块吸收消散,解除慢性盆腔炎妇女的痛苦,在治疗继发性不孕上也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经期抗炎;中药保留灌肠;继发性不孕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系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或病人抵抗力较差,感染迁延所致。病人常常因为腹痛、腰骶坠胀痛、性交痛及月经失调,甚至不孕而就诊。由于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严重的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近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收到满意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随机选取2002~2006年3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慢性盆腔炎病人124例,年龄为21~42岁,病程为3~7年。其中已婚为92例,未婚为30例,均有性生活史。

    1.1.2 诊断标准:患者主诉腰酸、下腹坠痛、脓性白带增多,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有急性盆腔炎史或妇科手术史。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尚可,压痛明显,或双侧附件增粗、宫旁组织增厚、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白细胞(++)以上,清洁度Ⅲ°以上。具备以上条件者诊断为慢性盆腔炎[1]

    1.2 分组:根据病人的意愿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4例,年龄为21~40岁,病程为3~7年,其中已婚48例,未婚16例,继发性不孕10例。对照组58例,年龄为21~42岁,病程为4~6年,其中已婚44例,未婚14例,继发性不孕9例。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于经期第1天起给予左氧氟沙星0.2g加入100ml生理盐水,联合替硝唑10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用6d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于月经干净后,用中药方剂(三棱30g、莪术30g、丹参20g、牛膝20g、红藤20g、败酱草20g、地骨皮20g、败酱草20g、川芎20g、白花蛇舌草20g)浓煎至约为100ml的浓汁,用纱布过滤后,冷却至约38℃左右后备用,病人于每晚临睡前,排空大小便,仰卧,将臀部抬高约30°,用橡皮导尿管插入肛门深约6~8cm,将药液缓慢注入,保留时间最少在30min,如能坚持到第2天则最好。每晚1剂,10d为一疗程。共3个月经周期。

    1.3 疗效标准:①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妇检:子宫无压痛,宫颈无摆举痛,盆腔包块消失,附件区无压痛及增厚。B超:炎性包块消失或液性暗区消失。②好转: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妇检:子宫及宫颈无压痛及摆举痛,附件区仍有轻压痛,盆腔未触及包块,附件区无明显增厚。B超提示:炎性包块消失或缩小。③无效:自觉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无明显改变。B超提示:炎性包块无明显缩小。

    2 结果

    2.1 两组对于治愈、有效及无效的对比如表1所示。

    经统计学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无效率对比,χ2值为20.02,P<0.05,说明经月经期抗炎联合中药灌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疗效。

    2.2 两组对于局部症状缓解的比较如表2所示。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甚至因为炎性包块的形成,结缔组织增生,造成输卵管粘连、堵塞,引起不孕,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但由于炎性包块的形成及组织的增生,常规抗炎治疗效果欠佳,笔者根据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特点及女性月经期的生理特点,采用经期抗炎及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不错的疗效。

    月经期时盆腔充血,盆腔内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血运丰富,经期使用抗生素,可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使抗生素进入炎症的局部区域的血药浓度增加,最大限度的发挥抗生素的作用。再者月经期子宫腔内及阴道内pH值的改变及血液的存在易使细菌加速繁殖,此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可将细菌杀灭于繁殖前期或繁殖期。其次慢性盆腔炎仍有一个特点,即易复发,且复发多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之时,而经期通常是女性抵抗力最弱之时,因此在经期使用抗生素更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对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复发有重要意义。慢性盆腔炎的病原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杆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多由阴道上行感染所致,抗生素的选择宜以广谱抗生素为主[2]。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毒副作用小[3]。联合使用对厌氧菌效果好的替硝唑,可使抗菌效果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杀灭病原体,防止慢性盆腔炎的复发,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为邪热余毒残留,蓄积于冲任,使气血壅塞淤滞而致病[4],南宁地处亚热带盆地,气候炎热,河流纵横,湿浊弥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气亏虚,湿浊侵袭胞宫、胞脉、胞络以及冲任,阻滞气血。正虚邪实,湿浊蕴结下焦,胞脉阻滞,瘀血内生,湿瘀裹结,遂成窠囊,以致病程缠绵。久病多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气机不畅,又加重原有病情,造成恶性循环[5]。三棱、莪术、丹参、牛膝均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配以清热解毒的地骨皮、败酱草及红藤,再加上镇痛抑菌的川芎及白花蛇舌草,达到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中药方剂采用浓煎后保留灌肠,一方面是由于慢性盆腔炎形成的炎性包块多位于子宫的后壁及侧壁,而直肠与之仅一壁之隔,中药的保留灌肠,可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使药物能最大限度的达到炎症区域,更有利于发挥药物的功效,使粘连的盆腔炎性包块得以松解。另一方面中药灌肠避免了中药口服时对胃肠道黏膜刺激而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对使用经期抗炎联合中药方剂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组中原有的10例继发不孕的患者,有5例已自然受孕,而对照组中原有的9例继发不孕患者仅有1例自然受孕。且对于腰酸及下腹疼痛、白带性状改善及盆腔包块的消失效果均较好,但月经失调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考虑月经不调还与激素分泌有关,中药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对其作用不大。观察治疗组患者于停药后观察2年内复发率为零。由此说明在月经期使用抗生素抗炎联合中药方剂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凤霞.慢性盆腔炎.妇产科学[M].第6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