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1790132
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5日 王金荣
第1页

    参见附件(1765KB,2页)。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4-0628-02

    [摘要]心理治疗是医护人员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促进求治者配合治疗。每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工作者,在实施节育手术前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手术对象提出其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作为计生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地为手术对象解决其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实施有效的。理干预、作必要的。理分析和调适,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节育手术能顺利地进行,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节育手术;心理护理

    尽管节育手术已十分成熟,手术并发症、后遗症很少发生,但由于接受长效避孕节育手术者都是健康人,并没有通过手术解除病痛的需要,所以相对来说,手术对避孕者心理上的刺激要超过生理痛苦。因此,了解节育手术受术者的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了解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如何使避孕技术适应人们的需要,了解个人、家庭、集体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对计划生育行为、节育态度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受术者放松紧张情绪,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 对象

    选择我站自2008年1~12月期间1600例节育手术受术者有计划性地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节育手术对象的心理分析

    2.1 宫内放置节育手术对象的心理: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效、安全的节育方法,节育手术对象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影响手术效果。由于各种避孕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意外妊娠的发生,不少人由于对避孕知识的缺乏,不熟悉避孕的生理机制和方法,因而对避孕方法产生疑虑,形成一定思想压力,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担心放置宫内节育器影响性生活,害怕节育器“穿入内脏”。有的人因为周围的同事、亲友放置宫内节育器失败或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月经量增多、腰酸、腹胀或者淋漓点滴状出血等都可加剧心理负担,导致一些医源性身心障碍。

    2.2 初孕人工流产者心理:对妇女而言,初孕是一件喜事,因为它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但是不少妇女因为工作、学习或经济条件等不得不推迟生育,从而忍痛要求流产,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心甘情愿的选择,矛盾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还会怕手术疼痛,怕手术留下后遗症,疑虑术后不孕而失去作母亲的权利。因而术前不少妇女表现出焦虑、恐怖、犹豫不决、神经过敏、烦躁不安,甚至偏执,术后复诊常表现出忧郁、不愉快、神经衰弱等现象。

    2.3 避孕失败者的心理:避孕失败终止妊娠者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害怕因手术及休息后而失去工作的机会,怕痛怕出血。由于她们不了解流产手术的操作方法,担心流产手术的安全性而显得紧张和不安。

    2.4 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由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使未婚先孕者面临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很大的压力和歧视,心理负担过重,由于未婚先孕者多数在婚龄以下,缺乏生理、生育及避孕知识,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缺乏自制力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受孕后她们往往带着惶恐不安的心情求医,一方面流产心切,一方面又羞于脸面,只能把难言之苦埋藏在心底,许多心理因素的综合刺激构成了她们复杂的心理状态。

    2.5 绝育手术者的心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绝育措施是落实国策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长效节育措施的重要方法之一,绝育术受术者大多数是农村青年,又是健康人,由于受文化、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受术者在心理上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顾虑。

    2.5.1 对抗心理:绝育手术在“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困扰,有的人认为结扎手术是“永远绝孕”,一旦子女发生意外就只能断子绝孙,因而感到绝望,均可能造成受术者心理平衡失调,带有抵触对抗的潜意识,易对医务人员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进而逃避手术、不配合手术等。

    2.5.2 焦虑、恐惧、紧张心理:绝育手术受术者术前突出的问题是焦虑,即感到有预期威胁的情绪反应。焦虑心理的活动很复杂,引起的生理变化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为主,绝育手术受术者以期待性焦虑和阉割性焦虑为明显,原因有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生活,担心术后体型改变、性格改变,担心术后体力难以恢复,担心手术疼痛及伤口感染,担心医务人员的态度、技术水平等,受术者术前多有恐惧感,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有无后遗症等,这些心理问题将影响出院后的正常生活。

    2.5.3 自卑、渴求心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育女婴的妇女绝育术后因不能再“传宗接代”而自卑。绝育术常使受术者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及有中、重度心理压力,原因有担心家庭成员看不起而产生自卑,尤其在农村更为突出,担心夫(妻)或周围人群不能接受她(他),手术的特殊性给受术者带来自卑感,长期处于自身生理状态的极度不满。诸如此类,源于受术者对绝育措施或处理的误解,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

    3 节育手术对象的心理护理

    为了保护节育手术者的身心健康,必须针对节育手术对象的心理状态全面观察,对不同的人要加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3.1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受术者一到站,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以亲切的态度、和善的语气介绍手术程序、术前准备并讲解节育术的生理及方法、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使受术者明白机制,以减轻受术者的恐怖、焦虑心理,消除后顾之忧,取得合作。

    3.2 注意语言文明:语言是医疗人员和受术者交谈与了解心理状态的重要工具,也是医护人员心理素质高低的表现,正确的语言有助于受术者的痊愈,反之可导致病情变化,也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所以在施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常规,禁用指责讥讽等直接伤害性的语言。在与受术者的交谈中,语言的应用要文明、要有科学性。

    3.3 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关,还受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由此可以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如在人流扩张宫颈时,大部分受术者感到疼痛难忍,可暗示患者疼痛马上就过去了;实施吸宫时,在患者最疼痛的时刻,可以转移话题,做一些分散痛觉的动作,并注意观察其表情、面色、脉搏的变化,切忌把厌恶情绪带到手术中。对于绝育术中提输卵管时,大部分受术者感到最难受、最痛苦,可以提前示意受术者在提管时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时,护士可以和受术者谈点轻松的话题,还可以做一些分散痛觉的动作,如按压内关、合谷穴等。有的受术者在痛苦时喜欢抓住别人的手或者其他物品,护士可以给予辅助和安慰,对他们的叫喊、乱动、哭泣等行为适当制止,不能都理解为脆弱、娇气,更不可横加指责,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宣泄,它可以减少受术者心中的忧郁和提高疼痛阈值。

    3.4 术后护理:术后应对受术者更加体贴关心,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并注意有无刀口渗血、皮下血肿及内出血等情况,鼓励受术者早下床活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因术中内脏受牵拉,有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轻者可耐心解释,重者可对应处理,一般均可缓解,出站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说明术后应注意事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6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