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684848
多事之秋 养生六要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8年第10期
     时至秋令,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随着“阳消阴长”由热转寒,气候变化明显,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但人的情绪最不稳定,而且容易生病,为此古人把秋天称为“多事之秋”。所以,秋季养生一定要重视衣食住行的调节,其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项。

    秋冻要因人而异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季因为是寒热交替季节,气候往往变化无常,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要保持体温的恒定,就应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薄毛衣等,以备随时加减。其中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年轻人和身体强壮的中年人,衣服不可顿增顿减,也不可一次增加过多。这不仅有助于耐寒锻炼,增强机体对气候转冷后的适应能力,防止身体着衣太暖而使身热汗出,导致津液耗伤,而且便于生活和劳作。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秋冻”也不能过头。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等体质虚弱者,早晚宜适当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以免导致老病复发与加重。

    天气渐凉食宜温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的食欲也渐渐增强,消化能力提高,秋季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候炎热而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不过如安排不当,饮食不节,也容易由于营养过剩或食性不当而伤身。

    一般人到了秋天,由于气候宜人,食品丰富,容易造成进食较多、营养过剩,因而会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俗话叫“长秋膘”。所以,在秋季的饮食中,首先要注意适量,不可放纵食欲,暴饮暴食;由于秋季气候渐凉,阳气渐收,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应遵循“秋宜温”的主张,饮食要吃温食,应少吃凉性寒性食物。特别是体弱多病、阳气虚衰的老年人,尤其要少吃生冷食品和凉性瓜果,也要少吃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各种消化道疾患。

    重视保湿防秋燥秋季的气候特点之一是干燥,特别是进入中秋之后,容易产生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皱缩的秋燥症状。特别是当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时,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使人咽喉干燥,呼吸道的防御机能也随之降低,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和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咽痒、干咳、痰中带血丝甚至咯血等症状。所以,秋季保健一定要重视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多吃些滋阴润燥、润肺生津的食品,如白萝卜、胡萝卜、番茄、梨、藕、银耳、甘蔗、蜂蜜、乳品、芝麻、核桃仁等,以达防燥护阴之目的:二要重视保持居室有一定的湿度,如用湿毛巾揩室内的家具,用湿拖把擦地,或室内放置鱼缸,或使用加湿器等,以增加室内湿度。

    此外,居室内还要注意有充足的阳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和清洁卫生,这不但可使人精神愉快振奋,也有利于杀菌抗病,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莫让秋雨助凄凉《红楼梦》有诗云:“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秋季阴雨阵阵,秋风瑟瑟,气候变化较大。一般而言,雨天气温要比平时低3~8度。气温突然降低,人就感到特别寒冷,不但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容易感冒。雨天的气压也比较低,在湿度高且寒冷的天气,不但慢阻肺、风湿痛等各种旧病容易复发,而且人也感到沉闷抑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和在外游子,面对淫雨霏霏、秋风肃杀、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的深秋景象,更容易引起凄凉、垂暮之感,勾起悲愁伤感的心绪。近代研究表明,阴雨天人们格外显得沮丧萎靡,是因为阴雨天松果腺体活跃,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激素。松果激素可调节人体的其他激素含量,致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因而人们就显得特别倦懒、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所以,秋天要特别重视调养精神,尽量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培养乐观的心态,保持内心平和宁静,收神敛气。特别是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的天气,若能外出旅游、登高赏景,则最有益于身心健康。

    旅游安全要注意 秋季是旅游的好时节,看金秋丰收的硕果累累,看漫山遍野的红叶似火,去切身体会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情画意,或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的秀美壮丽山河,确实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消失,实为人间一大乐事。但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剧烈,或由于山川险峻,在旅游中也容易引发某些疾病和安全问题。所以,在旅游出行时,要关注安全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警惕小心。一是在出行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如备好防寒衣服、手杖、手电筒、妇女用品,并结合自身情况携带一些必要的药品,如外伤药品、防治感冒药品和心血管疾病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等:二是每天在外出前要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在下雨风大、气候变化剧烈的天气最好不要外出:第三,要慎重选择旅游地点,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去青藏高原,患有风湿病者不要去原始森林:第四,爬山登高要量力而行,时时注意个人安全,不可随便冒险;第五,年高体弱的老人最好有儿女陪同,或有数位身体健康的老人同行,切不可单独出行。

    预防疾病莫大意 秋季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繁殖旺盛期,同时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秋季也处于繁殖高峰,活动频繁,使食物、水源、环境都容易受到污染。加之秋天气候多变,初秋炎热潮湿、中秋干燥、晚秋寒冷,所以,秋季不但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也容易导致旧病复发与加重。特别是体弱的老年人和平素患有慢性疾病者应特别加强预防,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方面秋季是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其二,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等也易发生;第三,秋季是感冒、流感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和复发加重的季节;第四,中秋之后由于大风降温等气候骤变,也易使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与加重,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诱发猝死。

    为了预防以上疾病的发生,秋季除一定要做好以上事项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少吃生菜瓜果;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消灭蚊蝇等主要传染病媒介:重视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要规律,戒掉吸烟、酗酒、熬夜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并避免过劳使精气津液耗散:中秋之后还是进补的好季节,可适当服用有益气健脾、双补气血、补肝益肾作用的药物与药食两用品,如人参、西洋参、黄芪、大枣、莲子、茯苓、山药、胡桃仁、芝麻、当归、阿胶、百合、杏仁、川贝、白果等,可请中医师辨证施治处方用药,也可配制成药膳服用。此外,必要时还应注射预防流感、乙脑等疾病的疫苗。

    (编辑 李国坤), http://www.100md.com(孙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