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1823770
闭塞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第11期
     闭塞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peripheral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tions,PASO)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动脉血管由于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性疾病[1],1891年由Von Mantanfel首次报道。近年来,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多新的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病因和发病机制

    闭塞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如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样,以内膜受损为启动机制,某些区域血管血流的应力、张力和压力的变化,如血管分枝或分叉的对角处所产生的湍流和涡流的持续性压力,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在此基础上脂质沉着,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长,导致管腔进行性狭窄,当管腔狭窄达到50%~60%,出现远端缺血症状[2]。由于斑块内出血或斑块破裂,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远端严重缺血以至于坏死。病变血管可见于心脏及脑以外的全身动脉,包括下肢、肾、肠系膜及腹主动脉等,以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和 动脉最为常见,上肢动脉较少累及。

    2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1。病程进展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病变最常见部位是下肢动脉[3]。但大部分患者并没有可以被识别的肢体缺血症状。下肢血管病变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患肢发凉、麻木和跛行。本病跛行症状由活动诱发,休息可缓解,呈现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缓解”的规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假性跛行相鉴别。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距离会逐渐缩短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