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880203
丝素抗菌肽抗免疫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8期
     【摘要】据人体病理分析,不少化学性肝损伤是由外源性化学物质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与生物体中的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价结合所致。本文通过对以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大猩猩模型等可以对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丝素抗菌肽分解物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辅助保护作用。

    【关键词】丝素抗菌肽;化学性肝损伤;毒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68-02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许多化学毒物可被代谢酶转化为比原毒物毒性更大的自由基。某些毒物也可使机体内某些成分(主要是生物大分子)、分子态氧与水等形成自由基。当人体接触到化学有害物质后,出于自我保护,肝细胞会加强代谢。当一些化学物质(如乙醇等)进入肝脏后,通过尼可酰胺脱氢酶(辅酶Ⅰ)的帮助进行氧化分解。当肝细胞代谢旺盛时,肝内糖元易陷入贫乏状态。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0%慢性病毒性肝炎为持续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相当部分的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肿癌,预后较差,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懈研究,但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并不十分满意。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即取决于病毒,还取决于人的个体因素。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性肝炎的发展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同时肝炎病毒感染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或坏死都伴有DNA片断化或是弥漫性降解的损伤现象,故除抗病毒外,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以及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免疫调节药物,也将是该类疾病治疗药物研究的方向之一。

    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具有可嵌合入人肝细胞中的DNA、RNA等生物遗传性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导致抗病毒方剂的寻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难题。肝脏是产生细胞因子的主要器官,又是细胞因子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的转录调控因子是调节前炎性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和粘附因子表达的最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