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4808
腹针加局部理疗治疗腰腿病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付泉英
第1页

    参见附件(1570KB,2页)。

     作者简介:付泉英,女,1963.08.03,大专学历,主治中医师。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腹针加局部理疗腰腿病的临床试验观察,欲证明腹针治疗腰腿病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2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腹针加局部理疗)和对照组(传统循经取穴加局部理疗)进行治疗,观察两个疗程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8.3%,治愈率61.6%;对照组有效率92.8%,治愈率36.6%。两组治愈率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验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短、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针;局部理疗;腰腿病;疗效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6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39-02

    腰腿病是一种常见病,包括急性腰扭伤、风湿性腰痛、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主要症状为腰痛或向一侧和双侧下肢放射,致大腿后侧及小腿前外后疼痛,麻木,严重者可伴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笔者通过多年采用腹针加局部理疗此类病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22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全部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认或为急性腰扭伤、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就诊顺序将单号112分为实验组(腹针加局部),双号112作为对照组(传统循经取穴加局部)。实验组男性68例,女性44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49.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年。对照组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21岁-74岁,平均49.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8年。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实验组:

    2.1.1穴位选择:主穴: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扭伤加大横(双)、外陵(双)、气旁(双);风湿性腰痛加大横(双),上下风湿点(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人中、印堂;腰椎骨质增生,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加气穴(双);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四满(双)、气穴(双);合并坐骨神经痛加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1]。

    2.1.2操作方法: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刺之宜深,直刺25-40㎜;风湿性腰痛:直刺20-35㎜;腰椎退变,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缓症:刺之宜浅,直刺15-30㎜。腰部用上海产血脉通治疗仪电刺激药物离子导入;腹部采用腹针全息定位法,准确定位(同一患者使用一种长度的针灸针),避开血管,毛孔,缓慢进针,使腹部大网膜有充分的时间游离,得气后留针,接青岛产电针治疗仪,连续波,80-100次/分,轻刺激以患者感觉舒服即可,治疗30-4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3天。

    2.2对照组:患者俯卧位,腰部理疗和电针治疗方法同实验组。按循经取穴,少阳经型:取环跳、秩边、风市、委中、悬钟、丘墟等;太阳经型:取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混合型:两经穴位加减取之。

    3.结果

    3.1疗效判断指标: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功能恢复;好转:腰腿痛减轻,腰腿部活动感觉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3.2两组患者疗效观察,实验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实验组第一疗程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

    4.讨论

    4.1腰腿病,本应为中老性疾病,但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现代人生活习惯不良,保健意识不强,使患该病的年龄逐步年轻化,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中医认为,腰腿病与脾肾有关,属中医痹症的范畴。”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肾气不足,则骨不坚,加之风寒湿邪侵袭,故易发腰腿病变。”脾主肌肉,主四肢“,”主运化水谷之精,以儒养肌肉“,”脾虚,则肌肉削,故见下肢无力、麻木“。薄老根据中医理论,认为腹部以脐为中心,存在着先天经络系统,刺激该部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功能而发明了腹针疗法[2]。

    4.2本人在腹针疗法基础上加用电针和腰部电刺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腰腿病,腹针取气海、关元、水分,在腹部气息图中与腰部相对应。气海、关元能补肾培元,益气活血,利湿消肿,水分能分利水湿;大横属脾经穴位能通调脏腑,促后天之本,运化水湿,四满属肾经之穴,能消瘀利水;外陵是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脏腑之气向下半身布散的妙穴,针刺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可疏通患肢经气;气穴,气旁能增补肾气,加强补肾力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