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07403
海拉尔地区0~6岁儿童常规体检中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2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6期
     1.2.1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采用WHO推荐氰化高铁法测定[3],无名指端采血。对低于110 g/L的患儿采集静脉血复查。采集患儿清晨空腹静脉全血1.8 ml注入EDTA-2K抗凝血常规试管,且颠倒混匀。希森美康XS-800i血球分析仪及仪器配套试剂和相应质控品,对其进行测试及质量控制。

    1.2.2贫血诊断标准 依照WHO标准,血红蛋白低于110 g/L诊断为贫血。轻度贫血90~110 g/L,中度贫血60~90 g/L,重度贫血30~60 g/L[4]。

    1.2.3质量控制 ①由富有质控经验的检验技师操作样本的检测;②所有测试均在相似条件下完成;③以质控品做全程控制,各项参数均符合说明书要求。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在2015年海地区的9474例0~6岁儿童末梢血样本中,共筛查出351例贫血。对筛查出的351例贫血患儿进行采集静脉血做血常规复查。0~6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3.74%。以0~3岁以内儿童为主,其中0~3岁的321例占91.45%;3~6歲的30例占8.55%。男女幼儿贫血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静脉血复查结果对351例贫血患儿进行形态学分类,各类贫血所占比率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年龄与患病率的关系 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岁以下儿童患病人数占总患病人数的91.45%,提示防治营养性贫血应主要在0~3岁的儿童中进行,见表1。

    2.2贫血与性别的关系 在351名患儿中,男童患病率为51.28%,女童患病率为48.72%。经统计学检验,P>0.05,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2.3贫血形态学分类 通过对351例贫血儿童的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显示,红细胞计数大多数相对于正常值而言减低,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110 g/L。采用根据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计算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个参数可以将复查结果进行形态学分类。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333例(占94.83%),正细胞性的贫血8例(占2.29%),单纯小细胞性的贫血6例(占1.70%),大细胞性的贫血4例(占1.18%)。各类贫血所占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贫血主要是由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膜异常以及失血所造成。这些原因可以导致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异常,而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故此贫血时组织与器官可以因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儿童贫血一般是由于先天遗传原因,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关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所致,如非母乳喂养,辅食加入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红细胞生成异常,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贫血时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病程较长的患儿还可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贫血时由于婴幼儿期几乎全是红骨髓而易出现代偿性骨髓外造血,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时循环和呼吸系统可以出现呼吸加速、心率加快、脉搏加强,有时可以出现毛细血管博动等症状。贫血时消化系统可以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秘等症状。贫血时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年岁稍大的患儿可有头疼、晕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症状[5]。贫血对机体的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因此根据儿童的病史如发病年龄,喂养史,家族史等以及体征如发育障碍,皮肤黏膜苍白,指甲菲薄脆弱,毛发干稀无光泽,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及早诊断,为积极治疗打下基础。本研究显示,通过对2015年9474例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儿童贫血以0~3岁年龄段发病最高,占0~6岁儿童总数的91.45%,形态学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最多见,占贫血患儿总数94.81%,性别组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证实对0~6岁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贫血筛查,对筛查出的贫血患儿做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有助于分析贫血原因、鉴别类别及提高临床诊断率,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儿童免疫力,有效地预防贫血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1.

    [2]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20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00.

    [3]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8.

    [4]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3.

    [5]王卫平,毛萌,李廷玉.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3.

    编辑/蔡睿琳, 百拇医药(吴铁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