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78169
中国的餐桌椅时代始于何时/高龄老人称呼知多少/“吃大锅饭”的由来/“司空见惯”一词的出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1年第4期
     中国的餐桌椅时代始于何时

    魏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胡床”开始进入中原地区。胡床,又称交床,类似如今的折叠椅而无背。从此,人们的坐姿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随着桌椅的使用,人们围坐一桌进餐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更加方便、舒适的高足大椅,杯盘碗等食具可以直接摆在桌上,终于逐渐形成了每人围坐一起的合食方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饮食方式是并存的。如在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南唐名士韩熙载盘膝坐在床上,几位士大夫分坐在旁过的靠背大椅上,他们的面前分别摆着几个长方形的几案,每个几案上都放有一份完全相同的食物。

    合食制的普及是在宋代,饮食市场的繁荣,名菜佳肴的层出不穷,一人一份的进食方式已不适应人们追求多种菜品风味的需要,围桌合食也就成了一种不可阻挡之势。真正打破中国人分食制习惯的,大概是在明朝的末年。但正正经经的请客,依然实行用二人一桌。小方桌当然也可以挤一挤的,甚至一桌坐了八个,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有了尺寸更大的八仙桌。《金瓶梅》的时代也有八仙桌了,第三十二回写到:“抬上八仙桌来先摆饭”。
, 百拇医药
    古人非常讲究饮食方面的礼俗。在举行宴会时,座位要分尊卑主次,敬酒也要依照宾客的身份地位区别先后,据《仪礼》记载,主宾位设于西北,介宾(仅次于主宾的辅宾)设于西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之尊严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仪礼集释》卷四),这种安排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主人则坐于南面作陪。开宴时,先由主人向宾敬酒,宾还敬主人,主人再敬宾;然后主人敬介宾,介宾还敬主人;最后主人向众宾敬酒。在行酒时一般还要有音乐相伴。

    高龄老人称呼知多少

    文/于明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
, http://www.100md.com
    77岁:喜寿(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指77岁)。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

    88岁:米寿(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指88岁)。

    90岁:上寿。

    99岁:白寿(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人至百岁,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吃大锅饭”的由来

    文/王晓楠
, 百拇医药
    “吃大锅饭”一语由来于一个历史故事。

    广东七星岩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庆云寺。由于佛殿建筑古朴雄伟,被人们誉为“岭南名刹”。寺中有一口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大铁锅,它被安放在佛殿的一角,四周围着铁栏杆,如用来煮饭,可供数百名僧人食用。

    然而,这口特大铁锅却不是用来为僧人煮饭,而是用来向那朝神拜佛的施主们化缘。凡是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投进几个铜钱,一则是为孝敬菩萨,以求显灵,降福灭灾;二则是为了维持寺内僧人的生计,因此,这口大铁锅虽然从未真正煮过饭,却是“撞钟和尚”们的生活依靠和来源,人们称之“大锅饭”。

    现在,人们把“吃大锅饭”一语引申为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平均分配”弊端的嘲弄,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恰当、贴切。

    “司空见惯”一词的出处

    文/王晓梅

    “司空见惯”意指对某个事物,见多了也就不以为奇。“司空”本是我国古代的官名,这里已没有实义。关于这一成语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京城担任太子宾客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司空李绅仰慕其才学,曾邀请他到家中赴宴。宴会上,李绅家中的歌妓演唱助兴,一时间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刘禹锡乘兴写下《赠李司空妓》一首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句中的“司空见惯”便逐渐为人熟悉、使用,成了尽人皆知的成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