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693296
脑出血与脑缺血/莫把心衰当支气管哮喘/八类糖友应勤测血糖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3年第4期
     脑出血与脑缺血

    文/刘树雄

    一、脑出血

    脑出血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结合头颅CT可确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轻者没有明显症状、体征,重者突然头痛剧烈、呕吐等,甚至突然昏迷、死亡。

    二、脑缺血

    脑血栓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枝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静息或睡眠中急性起病,一至数日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脑损害症状和体征。
, 百拇医药
    脑栓塞 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骤然起病,数秒至数分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腔隙性脑梗死 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管腔闭塞,在深部脑白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部位,形成腔隙性梗死灶。

    莫把心衰当支气管哮喘

    文/刘磊

    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朋友来说,如果出现了咳喘症状,不少人会认为是支气管哮喘,先自己服用止咳、消炎药,只有在症状加重后才就医,这往往导致一些“隐形”的心衰被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很多,而且不少症状并不典型,比如肺淤血时一般表现为疲劳、气促、咳嗽等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相似,极容易造成误诊。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两种病发病时都会“喘”,如何才能加以区分呢?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憋醒后发生,平卧时会使咳喘明显加剧,端坐位时则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症状的加重或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往往是在感冒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发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急性心衰发作,千万不能使用各种平喘药物,这些药可能加重心衰症状,甚至加大病人猝死的风险。如果出现咳喘症状,先应辨别,切莫自行服药。

    八类糖友应勤测血糖

    文/陈谷霖

    一般来讲,对于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隔1~2周选择一天,测一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血糖不稳定、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每隔2~3天就要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点),以便准确地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具体包括下列患者:1.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一天注射≥4次或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特别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更换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次数等情况下,应每天测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2.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者。3.计划怀孕或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4.经常有无症状性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5.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6.新近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7.日常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等)的患者。8.正值调整治疗方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十分灵活,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灵活安排。当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时,可以随时测定,不必过于拘泥时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