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27831
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8年第4期
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80例,只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8.8%,对照组为5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3/L4椎间盘突出27例;L4/L5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77例;L3/L4、L4/L5同时有椎间盘突出42例;L4/L5、L5/S1同时有椎间盘突出58例;L3~S1全部有椎间盘突出1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按照A、B循环顺序,以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组,将A患者纳入对照组,B患者纳入治疗组。疗效观察过程中排除掉加用其他药物治疗以及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治疗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29~75岁,平均(51±10.3)岁;病程5天~3年;腰骶部疼痛21例,伴单侧下肢疼痛62例,伴双下肢疼痛18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27~73岁,平均(53±8.1)岁;病程3天~2年;腰骶部疼痛46例,伴单侧下肢疼痛69例,伴双下肢疼痛11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 http://www.100md.com
    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躅指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问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排除标准:排除脊柱炎症性病变、骨折、脊髓马尾肿瘤、脊椎滑脱症、大块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马尾神经受压需要手术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及Ⅱ级(含)以上高血压病等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

    1.4 治疗与观察方法:针刺取穴:腰夹脊穴、次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合阳、承山。用0.30㎜×40㎜、0.30㎜×75㎜毫针,快速直刺上述穴位30~70㎜深,平补平泻,然后接通G-6805治疗仪,连续波密波频率50~100Hz,强度1~4mA,以肌肉轻度收缩、患者感到电流大小适度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治疗组在电针治疗后配合腰腿部手法治疗,具体作法是:患者取俯卧位,运用滚法、揉法等法对背部、腰部、腿部肌肉进行推拿20分钟;然后用双拇指对准膀胱经的穴位从颈部到踝部点按,前后5分钟左右,再用掌推法沿着膀胱经从背部推到小腿跟腱处,反复4~5个来回;最后嘱患者俯卧,双手抓紧床沿,全身放松,手法者一手握紧患侧踝关节足背侧,一手握紧跟腱部,行下肢二轻一重拔伸牵引术,多数情况下可闻腰部、腰骶部及骶髂部关节回位的弹响声,再行腰椎斜扳法,多数情况下也可闻及腰椎小关节回位的弹响声。所有手法完成后,嘱咐患者仰卧平躺5分钟即可。对照组只作电针连续波密波治疗,而不作手法治疗。针刺时两组均加用TDP照射患者腰部。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2]。痊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过重活动后有轻度疼痛和不适,休息后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障碍,部分恢复工作。无效:症状体症无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腰腿痛”的范畴,它的发生与风、寒、湿及瘀血等有关。《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因负重或脊椎运动,椎间盘受到急性或慢性损伤,导致纤维环受损或破裂,髓核膨出或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硬膜囊等,受损或受压迫的局部会出现水肿、炎性渗出,释放出化学物质蓄积,刺激神经而致疼痛。治疗本病的体会:针刺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活血止痛。本病取夹脊穴,是局部取穴,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循经取穴,针灸和推拿可以调节五脏六腑之经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拔伸牵引加腰椎斜板法,既可以解决腰椎间盘突出对后纵韧带、马尾神经、硬膜囊、侧隐窝、神经根等的压迫,可以解决腰后关节紊乱及椎体失稳发生旋转而致的神经根受压,又可以解决腰骶关节扭伤、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等,通过“松、顺、动、通”这四个程序,可达“通则不痛”之目的。而且本病的治疗,也充分运用了中医的“整体观念”的治病法则,腰椎间盘突出行走时下肢出现疼痛与骶髂关节半脱位行走时下肢出现的疼痛的症状很相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治疗方法正确,可行走时下肢出现的疼痛症状始终消除不了,实则是患者既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又有骶髂关节半脱位。鉴别诊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方法就是在骶髂关节处有深在的叩击痛及“4”字试验(+)。单纯针刺疗效为什么比针刺配合正骨手法治疗的疗效差些,主要是它不能解决椎体失稳而致的神经根、硬膜囊等受压的情况。采用拔伸牵引加腰椎斜板法不失为治疗腰椎骨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145

    (收稿日期:2008.01.13), http://www.100md.com(鲍圣涌 何 爽 张少君 林婉娟 赖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