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炎症 > 面神经麻痹(面瘫、Bell麻痹)
编号:11885491
全息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7期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2006年2月~2008年9月本院住院与专科门诊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6~60岁;病程3d~1年。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7~61岁;病程1d~6个月。纳入标准:(1)其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3)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扯。(4)或有或无如下症状:乳突部疼痛,听觉障碍,舌前2/3味觉障碍,泪液、唾液减少。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四白、颧髂、牵正、迎香、地仓透颊车、承浆、翳风、合谷(病变对侧)、太冲(病变同侧),以上穴位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全息取穴(取左右手第二掌骨侧头面穴)。用28号1.0寸针灸针,常规消毒,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1次/d,15d为1疗程。红外线治疗:采用北京产136型台式红外线灯,在留针治疗同时照射患处,灯距30~40cm,1次/d,20min/次,15d为1疗程。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产台式五官超短波机,频率40.68mHz,波长7.3m,输出功率10W,圆形电容电极4.5cm并置于患侧耳前与乳突处,微温量,1次/d,15min/次,15d为1个疗程,以上疗法疗程间隔5d。对照组采用按摩治疗:患者坐于椅上,术者立于患者后面,两手搓热后,按摩患者两面部,额部,由中间向两侧到耳部,下颌角。患者面部有热感时再按揉阳白、四白、攒竹、迎香、地仓、颊车、下关、医风等穴。针灸治疗:取患侧下关、地仓透颊车、对侧合谷穴,留针15min,每5min行针1次。按摩针灸1次/d,10d为1疗程。疗程间隔2d。
, 百拇医药
    3 疗效标准

    痊愈:面肌运动完全恢复,双侧对称,无不适感。好转:面肌运动明显好转,闭目严密,进食无碍,鼓腮口角不漏气,用力做表情动作时双侧面纹稍有不对称。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4 结果

    治疗半个月至两个月后,治疗组治愈57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96.61%。对照组治愈3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愈率73.8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37,P<0.01)。

    5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病因尚未明确,部分病人因局部受风寒或病毒感染有关,炎症使供应神经的血管先因刺激发生病变,缺血,水肿,又因受周围狭长骨质面神经管所限,使神经受压而加重病变。中医以为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筋肉弛缓不收而发病。运用针刺治疗重在取面部手足阳明经穴,配以循经远取:如合谷、太冲等穴,以起到疏通阳明少阳经脉,行气活血。生物全息理论认为,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器官在手上都有相应的投影点。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在患者手部的全息穴位上,经常可以找到相应脏腑器官病变所产生的毒素沉积的硬块,这种沉积物是由尿酸晶体和其他毒素长期沉积而形成的,它严重影响着面部的血液循环,使脏腑.阴阳失衡,从而影响了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和人体的健康。针刺手部全息穴位能把这种毒素通过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排出体外,使人体和面部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红外线能祛风散寒,调和气血,使面部筋肉得以温煦濡润。超短波能消除面神经管充血、水肿的病理状态,减轻面神经管内的水肿和炎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早期介入超短波是防止和挽救面神经变性的最佳选择,因超短波对面神经管内炎性渗出有较强吸收消散作用,还能减轻周围神经水肿的张力,促进面神经受累的主要分支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的收缩,改善神经冲动的传递,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使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百拇医药(刘 慧)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炎症 > 面神经麻痹(面瘫、Bell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