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252892
辩证治疗突发性耳聋35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詹良琴 杨星 陈敏 李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突聋的疗效。

    方法:将突发性突聋分为5个类型:外感邪毒型、气滞血瘀型、痰火郁结型、肾精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弱型,并对35例突发性突聋患者分别采用银翘散、通窍活血汤、温胆汤、耳聋左慈丸以及补中益气汤等方剂适量加减进行治疗。

    结果:痊愈17例(48.6%),总有效率91.4%,其中外感邪毒型和气滞血瘀型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均达到100%,外感邪毒型痊愈率最高,达到72.7%。

    结论:采用中医辩证分型并在古方的基础上适量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突发性突聋 辩证治疗 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74-02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作性的听力迅速下降,患者听力在数小时或几天内降至最低点,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永久性耳聋,是一种常见耳鼻喉科疾病[1]。该病属于祖国医学“暴聋”、“卒聋”、“厥聋”等范畴[2]。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对35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2d~19d,平均11.4d。所有患者发病原因不明,听力中度或重度损失,伴耳鸣、眩晕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听神经瘤、圆窗膜破裂、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所有患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颁布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3]。

    1.2 辩证治疗[4]。

    1.2.1 外感邪毒型。患者表现为耳鸣耳聋,耳中憋气作胀,发热畏寒、头痛身重、鼻塞流涕,或伴咳嗽、眩晕、口苦等,苔薄黄,脉数,起病较为迅速。治疗当清热祛风、散邪通窍,方用银翘散加减,药用: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等。

    1.2.2 气滞血瘀型。患者表现为耳鸣耳聋,耳内有堵塞感,伴眩晕、胸胁胀闷、头额胀痛或情绪抑郁等,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涩。治疗当理气活血、祛淤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川芎、石菖蒲、三七、半夏、竹茹等。

    1.2.3 痰火郁结型。患者表现为两耳蝉鸣不息,听力减退、胸闷腹胀,痰多、口苦,大便秘结或小便不畅;舌苔薄黄腻,脉弦滑。治疗当化痰清火、开窍和胃,方用温胆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黄芩、郁金、石菖蒲、炒栀子、胆南星、竹茹、茯苓、丹参等。

    1.2.4 肾精亏虚型。患者表现为两耳蝉鸣,听力逐渐下降,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倦乏力,可伴五心烦热、纳少便溏、男子遗精、女子白带增多等;舌质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疗当补肾益精、滋阴潜阳,方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药用煅磁石、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竹叶、柴胡等。

    1.2.5 脾胃虚弱型。患者表现为耳鸣耳聋,劳累时加重,肢体乏力、面色无华、纳少便溏、食后腹胀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当益气健脾、升阳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党参、当归、川芎、丹参、陈皮、白术、石菖蒲、茯苓、升麻、柴胡等。

    1.3 疗效观察。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早晚分服,4周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在用药2个疗程后复查纯音听力。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判定标准》[3]: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发病前的水平;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听力明显提高;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听力部分恢复;无效:自觉症状及听力状况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外感邪毒型和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构成比较高,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总有效均达到100%,其中外感邪毒型痊愈率最高(72.7%)。肾精亏虚型和脾胃虚弱型突发性耳聋的构成比较低,治疗效果也不如其他类型。各种分型的突发性耳聋治疗结果详见表1。

    表1 各种分型的突发性耳聋治疗结果对照(例,%)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外感邪毒型11(31.4)830011(100)

    气滞血瘀型9(25.7)43209(100)

    痰火郁结型7(20.0)32116(85.7)

    肾精亏虚型5(14.3)12114(80.0)

    脾胃虚弱型3(8.6)10112(66.7)

    合计3517(48.6)10(28.6)5(14.3)3(8.6)32(91.4)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起病迅速,可发展成永久性耳聋。现代医学认为[1],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内耳供血障碍、迷路水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治疗多采用改善耳蜗血流、抗炎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等方法。祖国医学关于该病的记载较多[2],《医林改错》曰:“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灵枢》云:“精脱者耳聋”“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诸病源候论》曰:“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由络于耳者,其阴阳精气有时并时,并则有脏气逆,名为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耳聋。”《证治准绳》认为:“暴病之病,与阴阳隔绝之未甚,经脉欲引之未通…”《古今医统》谓:“耳聋证,乃气道不通,痰火郁结,塞而成聋也。”《景岳全书》指出:“耳聋症状大多有五,为火闭、气闭、邪闭、窍闭、虚闭。”基于突发性耳聋病因的复杂性,中医治疗多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笔者根据发病情况的不同,将该病分为5个类型:外感邪毒型、气滞血瘀型、痰火郁结型、肾精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弱型。通过对35例患者分别采用银翘散、通窍活血汤、温胆汤、耳聋左慈丸以及补中益气汤等方剂适量加减进行治疗,痊愈17例(48.6%),总有效率91.4%。其中外感邪毒型和气滞血瘀型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均达到100%,外感邪毒型痊愈率最高,达到7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