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 2010年第1期
编号:12047578
医生解密看病贵真相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2010年第1期
     医生解密看病贵真相

    高艳平

    在医疗行业内部,有这样一些“背叛者”。他们抵制红包、反对大处方、抵制回扣、举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向公众揭开了看病贵的惊人真相。

    花样繁多的治疗仪器

    上海虹口区“广中路地段医院”理疗科工作的医师陈晓兰,1997年开始举报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和配套的石英玻璃输液器。至今,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9种假冒伪劣产品被查处。

    陈晓兰的家里乱七八糟,水龙头坏了,淋浴器也坏了。现在整个人很憔悴,很狼狈,比离婚那会儿还狼狈,让想举报的人都不敢跟上来了。但这个普普通通的上海中年女人,坚持12年举报违规医疗器械、假药、黑心医院,曾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 http://www.100md.com
    陈晓兰说,自己1998年被原医院开除,三年后,在市领导的安排下到新单位工作。2002年因为举报,又被迫按工人编制50岁就提前退休。2009年陈晓兰56岁,到了正式退休年龄,却至今没有领到退休金。可她还在继续做着举报前的调查。

    “三高三低”苦医苦患

    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的胡卫民似乎比陈晓兰幸运一点,至少他仍然可以当医生。

    2005年,胡卫民向媒体痛批本院院长杨志毅公开推行开单提成、乱收费、虚高药价等腐败行为。由于受到打击报复,他妻离子散。2008年底,打击他的院长杨志毅最终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目前,胡卫民担任娄底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一直践行着他的诺言,推行低廉有效的防治方法。娄底文化局的一位心血管病患者,过去看病,住院花费很多,有年甚至花了5万多元,这几年经胡卫民指导,在治疗上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配合心态、饮食、运动调节,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医疗费用逐年下降,已连续四年没有住院。
, 百拇医药
    “医院对医生也是要看业绩的,讲通俗点讲就是钱。”胡卫民说,“原来的院长说我的工作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曾要调我去工会工作,等于要我下岗。因为我违背了现在医药行业‘三高三低’的原则——药费高、手术耗材费高、检验费高;医生工资低、护士工资低,手术费低。最便宜的偏偏是最值钱、最稀缺的资源……原来的助手被调走,高血压防治中心就我一人,办公室牌子先后16次被砸掉。”说起这一切,胡卫民显得很平静。而让他伤心的是,该院每年200多“优秀员工”称号,他5年来一次都没有评上。

    新医改或可改变“回扣”

    张曙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他2006年的举报,至今毫无结果。他举报他所在的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收受回扣,并且在基建及物资采购上存在腐败。他的信被转到省里,调查之后不了了之。2008年该院还被评为“医德医风示范单位”。

    1999年底,张曙被派去北京学习,和各地的医生交流后发现,回扣风随处可见,一些地方回扣更厉害、品种更多、数额更大。很多医生认为,在医生和药商扯不清关系、开大处方以增加收入的潜规则盛行之下,吃医药回扣见怪不怪。一位老教授,为救治病人累倒在地,而背后,回扣也照拿不误。
, 百拇医药
    而且,大多数医生都认可回扣的合理性,都认为他的举报行为是错误的:“一条鱼死了可能是鱼的问题,一塘鱼都死了恐怕是塘有问题。”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公布,强调了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这不仅将医生推向了市场,也将医德口碑、技术口碑推向了市场。医生水平如何,不是医院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市场成了医德医风考核的考官。张曙欣慰地说:“新医改的方向,跟我们的主张大方向是吻合,至少可以说,我们没有做无用功。”

    (据《瞭望东方周刊》)

    理疗仪“治百病”是谎言

    中消协2009年发布消费警示:理疗仪器实际上只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不能替代药物,“包治百病”更是谎言。并透露,杭州一78岁老太太因迷信理疗床,拒绝正规治疗,最终病情恶化身亡。

    中消协指出,类似的家用温热理疗仪,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器械,并不能替代常规治疗;其免费理疗体验并不分个体差异,不设在医疗机构内,更没有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人员,一旦出现意外,他们也束手无策。
, 百拇医药
    (据《晚霞报》)

    慧眼辨“医托”

    陈金伟

    笔者长期在医院工作,据所见所闻揭露“医托”的欺骗手段如下,供大家参考——

    多混迹正规医院门口“医托”为寻找猎物,到病员较多的大、中型医院门口、候诊大厅、诊室门口、挂号处、收费处等地方,混入病人及家属之中,目光游离,东张西望,四处寻找。

    表面装得“热情主动”他们得知病人身患重病或疑难杂症且求医心切后,便会假装关心地跟病人搭讪,询问“您得了什么病呀?”“治了多久啦?”“花了多少钱呀?”,如此等等。

    劝病人找熟悉的“专家”他们会假装偶然不经意地想起自己曾经认识某位专治病人这种病的“老专家”或“老军医”,热情洋溢地说“我认识某某,他(她)是专门治您这种病的,而且价格比这里便宜……”有的“医托”甚至说自己也曾患这病,幸亏他(她)给自己治好……

    完成“导诊”火速闪人当“医托”转弯抹角地带病人到行医处后,交给“老专家”或“老军医”,言谈中装出一副与之很熟的样子,甚至装模作样地再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后吩咐病人好好听话接受治疗,自己很快抽身溜之大吉。

    (据《家庭医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