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1406567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皮肤组织光谱检测系统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余文林 曾 东 李 勤等
    参见附件。

     VIEW程序定义成一个子程序,以便在其他程序中加以调用,这使Lab VIEW得以实现层次化、模块化编程。

    组织光谱检测虚拟仪器系统的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DAQ)程序包括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数字输入/输出、计数器操作等。包括6个子模板,分别是:模拟输入(Analog Input)、模拟输出(Analog Output)、数字输入/输出(Digital I/O)、计数器(Counter)、标定和配置(Calibrationand Configuration)以及信号调理(Signal Con-ditioning)。操作人员通过鼠标点击按钮和图标发送各种命令,完成光谱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基本任务。

    3 临床应用

    虚拟仪器皮肤组织光谱在皮肤色素性和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中起辅助诊断、指导选择治疗参数和判断疗效的作用。组织光谱可精确显示皮肤病变对某特定波长光子的吸收系数,可指导临床选择吸收系数高的激光波长进行治疗。同时,由于短波长的吸收系数反映病灶浅层的吸收结果,长波长的吸收系数反映的是病灶深层和浅层组织对光了吸收的总的结果,先用短波长的吸收情况分析出病灶浅层色素平均密度的大小,再将长波长吸收中浅层的吸收信息去除,得到深层色素的密度大小。这样可以由浅入深地对病灶组织各个深度层次的黑素密度进行分析。

    太田痣通常选用Q755nm和Q1 064nm两种激光进行治疗,通过对755nm和1064nm两处的吸收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太田痣病变对两种波长激光的吸收率范围,并按吸收强弱对太田痣进行光谱学分类,可以了解皮肤不同深度层次病灶中的色素密度,结合临床实践,可指导选择激光治疗参数。图4为1例太田痣(女,26岁,面部左侧太田痣)患者的测试结果。该病例在755nm处吸收较弱,而在1064nm处的吸收较强。由此可以看出,该病例的患处应主要分布在较深的真皮组织中,且色素密度较大,应用1064nm激光治疗会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图5为2例太田痣患者的吸收光谱,其中a例已经过4次治疗,b例已经过6次治疗。两例的吸收率虽然在1064nm处相近,但在755nm明显不同,a>b。说明a例黑素在浅层还比较密集,应用755nm进行治疗。b例曲线已出现血红蛋白吸收特征,说明该例浅层经治疗已有好转,接近正常皮肤,而深层黑素密度还较大,应用1064nm,加大治疗剂量。

    [ 上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