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938417
瘢痕疙瘩不同分型皮损的血流及血管状况检测(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赵庆利,孟如松,刘淑萍,杨庆琪,蔡瑞康
第1页

    参见附件(2138KB,4页)。

     2.3 增生K(红)超声及皮肤镜检查:CDFI显示增生K(红)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血流丰富,真皮浅层无回声区内(即瘢痕组织)有多数分布不均匀的点状、棒状血流信号,PW提示为静脉血流频谱(见图5~6)。皮肤镜检查显示增生K (红)呈分布不均的暗红色,浅表血管增多,以粗大充盈的棒状、“丫”形为主,其两端变细、骤然中断,多直行,少数血管轻度扭曲,血管多呈暗红色,少数呈紫红色。多个血管相向排列,管间无明显侧支(见图7)。

    2.4 增生K(紫)超声及皮肤镜检查:CDFI显示增生K(紫)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血流信号少,真皮浅层无回声区及低回声区内有少数棒状血流信号,PW提示为静脉血流频谱(见图8~9)。皮肤镜检查显示增生K (紫)呈分布不均的暗紫红色,浅表血管增多,血管明显粗大、充盈、扭曲,呈紫红色,尚见多数紫红色小血管,部分血管纵横交错或通过侧支连接成网状(见图10)。

    2.5 增生K(白)超声及皮肤镜检查:CDFI显示增生K(白)皮下组织血流信号较多而真皮内血流信号较少,真皮无回声区及低回声区内见少数棒状血流信号,PW提示为静脉血流频谱(见图11~12)。皮肤镜检查显示增生K(白)呈分布不均的淡白色、暗红色、紫红色,浅表血管增多,以稍粗大、充盈、扭曲的暗红色血管为主,部分呈紫红色,尚可见多数细小血管,多数血管纵横交错,通过侧支连接呈网状(见图13)。

    2.6 老化K超声及皮肤镜检查:CDFI显示老化K真皮内、皮下组织中及真皮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内多数、少数或无血流信号;真皮内有低回声区则见多数血流,无低回声区则见少数血流或无血流(见图14)。皮肤镜检查显示老化K以淡白色为主,可见散在片状淡红色,浅表见多少不一分布不均的小血管及细小血管,血管以直行为主,少数轻度扭曲,可见散在稍粗大的暗紫红色血管,血管间相向排列或相互连接呈网状(见图15)。

    3 讨论

    关于组织中血流及血管状况在K形成与转归中的作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获得的结论相互矛盾,集中表现在瘢痕组织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但血管管腔阻塞、血管通畅度降低、组织低氧分压。部分学者强调,血管生成过多、血供丰富支撑着K过度增生。另有学者认为,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诱发K,血管通路的建立、正常微循环的形成对K退化有促进作用。Ehrlich[2]等认为,K组织增生活跃、氧耗增加,处于高能量消耗的瘢痕组织需要比正常皮肤更多的血流和氧供应,而实际上增加的血流量远不能满足其需要,使瘢痕组织貌似血供丰富,实际是处于缺氧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3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