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36590
经典古方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机理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第6期
     黄褐斑(chloasma)属于祖国医学“面尘”、“黧黑斑”等范畴,是当今女性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疾病,易诊难治。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紫外线照射、内分泌紊乱、妊娠、避孕药、氧自由基蓄积、微量元素异常、内脏疾病和局部微生态失衡等因素有关,本文就经典古方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机理探讨综述如下。

    1黄褐斑与内分泌因素

    有学者认为[1]部分妊娠和口服避孕药者,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或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水平增高,一方面使黑素细胞(MC)增多,另一方面雌激素可刺激MC分泌黑素颗粒,孕激素可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高水平的MSH能促使MC高亲和力的受体结合并与孕激素和雌激素协同作用而增加黑素量,出现色素沉着如黄褐斑。

    2黄褐斑与自由基

    生理情况下,体内产生许多氧自由基(OFR),但体内同时存在OFR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在基因调控的保护机制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有学者认为[2]黄褐斑患者可能存在调节机制障碍,使抗氧化酶的活性不能随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多而增强,导致LPO的蓄积, LPO转变分解为具有较强氧化作用的丙二醛(MDA),促进酪氨酸的一系列氧化反应,导致黑素形成过多,从而产生或加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3黄褐斑与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末梢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损害,局部的病理损害产生大量OFR,导致巯基(-SH)大量被氧化,SH与酪氨酸酶(TYR)二者关系失衡,TYR活性增高,使皮肤中黑素合成增多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