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0426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面下1/3软组织侧貌比例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祖青 米丛波 宋美云 杨川
第1页

    参见附件(2067KB,3页)。

     2结果

    2.1 比例测量:美貌女性面下1/3软组织垂直向比例结果见表1,上唇皮肤部分占整个上唇的66%,上唇红高度约占上唇的40%,下唇的外形皮肤部分占整个下唇的52%,上唇红高度与下唇红高度比为73%,下唇红高度约占下唇的68%,下唇与下颌高度比为36%,颏部占下颌高度的62%(近似黄金指数0.618),下颌高度占下面高度的66%。

    2.2 比例相关结果:表2中显示构成面下部的比例指标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两两比例变量间联系较为密切。

    3讨论

    3.1 选取中国美貌汉族女性的临床意义:公众是侧貌和谐与否的最终评判者,选用公众美女作为样本,具有较高的公众审美可信度,同时美女明星们也对未来的审美标准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陈小平等[8]认为,容貌美学的研究中应该用美貌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或对照,美貌人不仅面型美,而且五官形态、气质个性都很优秀,而在正常人群中,面型缺陷的求治者总是以影视明星、形象模特为面部美容改型的参照,就诊目的是使容貌达到理想的完美。从美容医学和社会学角度而言,以美貌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更富有现实意义。

    3.2 面下1/3比例测量及相关分析:王兴等[9]研究认为鼻唇颏关系的协调是侧貌美学的重要标志,面下1/3更突出的体现了容貌美学的个性特征,显示美貌人群中鼻唇颏关系具有协调一致的特征。在垂直比例中:Legan等[10]的头影测量研究发现面下1/3是成比例的,上唇占面下1/3,上唇与下颌高度比为1/2。一般来说,上唇的1/3是唇红,2/3是皮肤部分,唇红占下唇整个高度的一半。Farkas等[11]认为下唇约占下颌的1/3,颏占2/3,上唇红高小于下唇红高,下唇高小于上唇高。司新芹等[12]研究发现,正常颅面部颏唇区垂直向比例关系中,上唇红高度约占上唇的1/3,下唇皮肤部分约占下唇的1/3多,颏占下颌高度的60%多,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长期以来,0.618被历代美学家、艺术家垂青,公认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形式,口腔内有些比例符合黄金分割率,0.618以其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籍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格外令人赏心悦目[13],黄金分割比例为人体美和人的生命美感增添了巨大的美学动力。

    构成比例的两个变量之间往往也存在着微妙的、协调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美貌女性软组织侧貌比例值间有相关关系,即某项比例指标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另一个比例指标的变化,如果相关系数越接近1,则表示两比例变量间的关系越密切,但是不能认为有因果关系。这些比例指标间的诸多相关性提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面下1/3比例间存在着复杂、独特的协调关系和相关关系。有学者[14]认为美貌女性面部软硬组织之间以及五官组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补偿机制,从而使整个面容看起来赏心悦目,这说明美好颜面结构有着某种特征和规律。以往有研究[15]通过建立一系列直线回归方程作为定量诊疗的手段,本研究认为各比例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理想的数学形式来表达容貌美学的规律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3.3 研究颜面比例的意义: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16]纷纷采用面部照相法对颜面部进行测量研究,建立其区域性颜面轮廓均值和颜面结构相关关系[17-19],然而颅颌面线距测量是定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易受种族、性别、地区、身高和胖瘦等因素的影响,而比例则不会受上述个体因素的影响,比例失调是产生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惟有协调的比例才能引起美感[18]。

    容貌审美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等[20],容貌美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它受到特定时期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并会随时间而发生改变,但无论怎么改变都有它的共性所在。面部各部位间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它牵系到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和谐、自然、匀称、适度,甚至达到“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境界,所以比例失调便产生畸形,只有正确的比例才能引起美感,而对这一复杂微妙的比例相关机制的探讨将是一个深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 艳,邵金陵,张 辉,等.X线头影测量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建立[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1):62-64.

    [2]Jacobson A.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dentofacial esthetics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J].Angle Orthod,1984,54(1):18-35.

    [3]Yogosawa F.Predicting soft tissue profile changes concurrent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J].Angle Orthod,1990,60(1):199-200.

    [4]王 云,倪进发,周 健.安徽籍正常牙合青年面部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8(3):137-139.

    [5]Burston CJ.Lip pos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reatment planning[J].Am J Orthod,1967,53(4):262-284.

    [6]傅民魁,田乃学.口腔X线头影测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5-129.

    [7]Farkas LG,Posniek JC.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unitsin the head and face based on anthro Pometrie measurements[J].Cleft Palate Craniofae J,1992,29(1):301-329.

    [8]陈小平,宋建良,孙 豪.杭州地区美貌女性面型测定与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3):180-182.

    [9]王 兴,张震康,王洪君,等.中国美貌人群的侧貌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1991,7(2):86-89.

    [10]Legan HL,Burstone CJ.Soft tissue cephalometric analysis for orthognathic surgery[J].J Oral Surg,1980,38(10):744-751.

    [11]Farkas LG,Katic MJ,Hreczko TA,et al. Anthropometric proportions in the upper lip-lower lip-chin area of the lower face in young white adults[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