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659346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0期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治疗前后GAGS值变化, 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3结果

    3.1 治疗结果:两组完成1个疗程后治疗均有效,治疗前后GAGS评分见表1,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半年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A-PDT组疗效好于服用米诺环素胶囊组,ALA-PDT组半年复发率低于米诺环素胶囊组。

    3.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面部出现红斑2例,治疗24~48h后消退。照射时出现轻度肿胀刺痛2例,1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1例患者面部照射后出现严重瘙痒,口服抗过敏药物2周后瘙痒减轻。1例出现反应性痤疮,原有皮损处出现新的皮损;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微头痛2例,头昏(头晕)1例,恶心厌食消化道症状1例,1例血尿素氮(BUN)升高。余无其他不良反应。

    4讨论

    痤疮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好发于青春期,约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可迁延至成年,痤疮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或综合征的重要表现[4]。目前普遍认为痤疮发病的因素很多[5],包括:①年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②内分泌因素,皮脂腺的发育和分泌功能直接受雄激素支配;③毛囊导管角化异常及微生物的感染;④免疫学因素等。其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方法有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药物主要包括:抗皮脂腺分泌药物(抗雄性激素,女性激素)、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异维A酸及免疫抑制剂等。

    面部痤疮引起丘疹、脓疱等炎症皮损的重要原因是微生物定植,痤疮丙酸杆菌是痤疮皮损内存在的主要微生物,因而使用抗生素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之一[6]。米诺环素物是新一代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生素, 在四环素的第7位引进2个甲基, 使其脂溶性有所提高, 增加了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能够迅速渗透至病变组织并阻断核糖核酸在该位上的联结, 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产生有效的抗微生物作用,其抑制致病菌生长的同时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酯酶的合成及其活性,防止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抑制痤疮的生成[7]。在本研究中,单用米诺环素胶囊有效率达到57.14%,但是治疗时仍然需要注意监测其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由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育龄期患者对生育影响的心理担忧,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等,使系统应用抗生素时常受到限制[8]。

    光动力学疗法为痤疮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痤疮的主要机制是痤疮棒状杆菌(P.acne)合成和储存大量卟啉,一旦暴露在可见光下,卟啉会发生化学变化转变成一种活性状态,产生单态氧,引发氧自由基反应,从而破坏P.acne,光通过内生卟啉灭活细菌。卟啉是血红素的前体,用光照射时,卟啉选择性吸收光能,非常有效地损伤细胞[9]。本组用ALA-PDT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有效率达77.14%,8例无效与患者对光不敏感度有关。治疗复发率低于单用米诺环素胶囊的复发率,但治疗后仍需指导患者注意调整饮食,少食甜食和脂肪类食物,避免熬夜,常用温水清洗面部,忌挤压等。ALA-PDT治疗痤疮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常见的短暂性红斑、肿胀刺痛、色素沉着、面部瘙痒、反应性痤疮等。

    随着ALA-PDT在皮肤科的广泛应用,已证实其具有无创,显效快,疗效好,患者耐受性较好的特点。但是如何选择更合适的用药剂量、给药方式以及光源参数治疗痤疮以达到最好的疗效和最低的副反应仍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2] 张国强,王文氢,康瑞花.等.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5):368-369.

    [3] 徐红霞,薛艳斌,阎晓辉.红外线综合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2):227-228.

    [4]肖学敏,张晓峰,李诚让.痤疮相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6):354-358.

    [5]纪薇.痤疮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03):528-530.

    [6]郝飞.痤疮的系统抗生素疗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9):618-619.

    [7]张素玲.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65-66.

    [8]刘盛秀,尤伟,杨森.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464-1466.

    [9]王颖,杨慧兰.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之四-光动力疗法在痤疮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8):1170-1172.

    [收稿日期]2014-01-20[修回日期]2014-04-23

    编辑/李阳利 (梁俊琴 屈圆圆 伊力努尔 赵晓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