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44293
针刺疗法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66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有潜在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100例,在宫口开大6cm以上时,针刺双侧合谷穴,配合三阴交、太冲。对照组100例,在同样条件下接诊分娩。结果:100例孕妇应用针刺后,子宫收缩加强,产后出血明显减少。结论:针刺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82-0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继发于子宫收缩乏力。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有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和米索前列醇治疗,但这些药物对部分病人无效或有禁忌症.其他处理有宫腔填塞纱条,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直至子宫切除。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收治200例有潜在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孕妇,100例采用针刺疗法得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观察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前检查无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对有潜在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孕妇,100例作为针刺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及产次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作为针刺组,在宫口开大6cm以上时,针刺双侧合谷穴,(配合三阴交、 太冲)直刺0.3~1寸,捻转得气后,每隔5~30分钟行刺1次,官缩强度即得以增强,留针至胎盘娩出。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接诊分娩。针灸组、观察组均不给与缩宫素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观察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

    1.4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容积法:胎儿娩出羊水排清后将带有刻度的集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胎盘娩出后,阴道放置有尾纱再行伤口缝合,缝合结束后,将集血盆中的血量登记在卡片上,即刻为其换上有手秤的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产后计血量纸至产后24h,于产后2h、24h分别称量产妇集血纸,记载卡片上,再将尾纱和渗血纱布进行称重,一块有尾纱为40ml,一块渗血纱为15ml,也进行登记,最后算出24h出血总量。

    2 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2小时出血量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3.1 针刺作用机制:合谷穴为手阳明经原穴,具有理气,行血,调经.催产之功能.根据临床观察分析,针刺合谷穴使官缩加强,可能是通过垂体后叶作用分泌催产素所致,因此,在产程进展中要严密观察官缩及胎心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2 针刺的临床应用意义: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占产后出血量的74.6%,大多继发于子宫收缩乏力。因此恢复和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目前临床是用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等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产妇对此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近年对子宫收缩更强的米索前列醇应用与临床,但米索前列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等[2],口服时尤为明显。所以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针刺疗法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通过研究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副反应少,对减少产后出血,减少输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良好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6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