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5532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中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附30例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丁世美
第1页

    参见附件(842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CEF方案对30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 环磷酰胺(CTX) 600 mg/m2, d1, ;表阿霉素(EPI) 60mg/m2, d1,5-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d1,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21例降低了临床分期;3例获得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6例病情稳定,1例无效,总有效率(CR+PR)为70%。 结论: 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乳腺癌;中晚期;新辅助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34-0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中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它不仅是一局限性疾病,更是一全身性疾病,其治疗也由局部治疗转变为以局部和系统性的综合治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是指原发病灶直径大于5cm(T3)或有皮肤或胸壁粘连固定,区域转移的腋窝淋巴结互相融合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临床分期上局部晚期乳腺癌主要指IIIa和IIIb的乳腺癌,IIb期乳腺癌在治疗原则上与局部晚期癌相似,故归入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行列。术前化疗或称之为新辅助(neoadjuvantchemotherapy),是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局部治疗应用前进行的全身性的,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目前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已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已成为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对进展期乳腺癌患者30例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取得满意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9月至2008 年8月共收治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30例,术前均经临床检查,彩色B超诊断及细针吸细胞学或粗针穿刺获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女性28例,男性2例,单侧乳腺癌29例,双侧乳腺癌1例,为女性,年龄38-74岁, 平均年龄45,4岁,按TNM分期,Ⅱb期10例,Ⅲa期13例,Ⅲb期7例, 所有患者既往未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血常规检查正常,心、肝、肾功能无严重疾病。

    1.2方法

    1.2.1全组病例均采用CEF方案,环磷酰胺(CTX) 600mg/m2, d1, ;表阿霉素( EPI) 60mg/m2, d1, 5-氟尿嘧啶(5Fu) 500mg/m2, d1,21 d为1个周期. 化疗2-4个周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有效者术后以原方案继续化疗6个周期(无效者更换方案),有淋巴结转移者在术后完成6个周期化疗时行放射治疗,ER PR阳性者,化疗结束后口服三苯氧胺进行内分泌治疗。

    1.2.2疗效评定:新辅助化疗前后,临床体检或B超测量肿瘤原发灶体积,肿瘤体积(V)以下列公式计算:V=D3×π/6. 按照UICC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评估. 临床完全缓解(cCR): 临床检查肿瘤完全消失;病理学完全缓解(pCR): 手术标本中原发肿瘤区已无浸润癌细胞;临床部分缓解(PR): 肿瘤体积缩小>50%;病情稳定(SD): 肿瘤体积缩小不超过50%,或增加<25 %;疾病进展(PD): 肿瘤体积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 总有效率(RR)=CR+PR.毒副反应按照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

    2结果

    降低临床分期21例(70%),其中Ⅱ期降为Ⅰ期者10例,Ⅲ期降为Ⅱ期者8例,Ⅲ期降为Ⅰ期者3例. 获得CR 3例(10%),PR 18例(60%),病情稳定6例,全组1例双侧乳腺癌无效,RR为70% 26例患者化疗前患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新辅助化疗2 个周期后有10 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15例(50%)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所有患者除1例双侧乳腺癌无效外,其余包快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腋窝淋巴结缩小,可活动。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毒性反应均为可逆性,未严重毒性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最常见,其次是脱发. 白细胞减少Ⅰ,Ⅱ度占62.8%,Ⅲ度占14.0%;恶心呕吐Ⅰ,Ⅱ度占68.6%,Ⅲ度占7.0%;脱发Ⅰ,Ⅱ度占53.5%,未出现Ⅲ度以上毒性反应,无感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新辅助化疗又称为术前化疗,首次化疗和诱导化疗,早期研究发现术前化疗能有效缩小肿瘤原发灶,使一些不能手术的晚期肿瘤的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术前化疗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Fisher等研究发现切除原发肿瘤后24小时,远处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外周血循环中的生长因子浓度出现升高,而手术前的细胞毒性药物的化疗可以阻断肿瘤这种由于原发灶切除后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效控制残存肿瘤细胞的生长[2], 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减少原发肿瘤的微血管密度,故术前给予有效化疗,可达到消灭微小转移灶及减少耐药发生的作用,同时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已认识到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其治疗也转向全身性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其中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应用. 与传统的术后化疗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降低肿瘤分期,使手术更彻底;②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远处播散及耐药发生; ③抑制手术后残余癌细胞的增殖与扩散;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⑤由于肿瘤缩小,增加了乳腺癌保乳的机会,为保留乳房外形创造了条件;⑥评价术前化疗的效果,为术后化疗选择药物提供参考,而且,围手术期化疗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患者耐受性;⑦抑制手术中肿瘤细胞的转移活性。新辅助化疗的缺点:由于有部分患者不敏感,从而延误了局部治疗的时机,由于新辅助化疗可使区域淋巴结降期,从而失去乳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这一重要预后信息,因为肿瘤原发病灶缩小甚至消失,使手术标本术后生物学预后因素分析造成困难,针吸细胞学检查偶有假阳性报告,造成不必要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我们的临床治疗发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使瘤体缩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4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