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40074
肛门外括约肌的MRI解剖(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余宏 高春芳 郭茂林 郭维亚 朱杏莉 张伯英
    参见附件(12kb)。

     表1 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性别差异

    数据为均数±标准差, a2独立样本t检验。

    1.2 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 for windows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2独立样本t检验,以P[7]。最近20年里,影像学家采用超声、MRI和CT等现代影像技术,专门研究了EAS的高度、厚度、体积、三维形态、缺损、断裂、疤痕、肥厚、萎缩、脂肪化、年龄差异、种族差异、左右差异和前后差异等问题,EAS的正常解剖属于影像研究的重点之一[8]

    1989年Bartram开发了肛内超声成像技术,首次用影像技术显示了肛管为5层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内括约肌层、联合纵肌层和EAS层[9]。1994年Sultan与Bartram等人5通过114例肛内超声成像研究,发现EAS深部为圆环形,浅部为椭圆形,皮下部为圆锥形,但3部分之间无可见的分离面。在2008年出版的格氏解剖第40版中,Bartram[10]写道:尽管EAS曾被描述为深部、浅部和皮下部,实际上EAS形成了1个单独的功能和解剖体;此外,EAS最上面的纤维与耻骨直肠肌最下面的纤维融合在一起。简言之,Bartram认为EAS只有1个独立的肌束,且与耻骨直肠肌融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多项研究证实,由于超声波束不足以穿透肛管深层结构,因而肛内超声将部分联合纵肌和肛周脂肪组织误判为EAS,进而高估了EAS的厚度和体积[5,11];据此,1999年Konerding等人[12]得出结论,肛内超声不能可靠地显示肛管的深肌层,提醒人们不应过分相信超声成像技术对EAS所做的定义。

    1995年deSouza等人[13]开发了肛内线圈MRI技术。1999年Stoker和Rociu[14]指出,肛内线圈MRI在显示EAS方面优于肛内超声、体线圈MRI和相控阵线圈MRI。2000年Rociu等人[6]通过100例正常人肛内线圈MRI研究,书面认可EAS是由深部、浅部和皮下部3部分构成,但是他们在图片上却只标记了2个肌束,并未找到第3个肌束[5]。尽管肛内线圈MRI在EAS萎缩等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优势[15],但肛内线圈MRI未能解决EAS究竟含有几个肌束这一基本问题[7,16]

    2005年Hus等人[7]采用常规体线圈MRI和专门的3维软件分析技术,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扫描所获得的系列原始图像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