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39847
稻草灸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3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李邦权
    参见附件(12kb)。

     (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中医院 广西 荔浦 546600)

    【摘要】目的:观察民间稻草灸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稻草灸法)与对照组(艾灸法)各30例,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93.3%,参照组治愈率16.7%,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稻草灸法在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中疗效显著优于艾灸法。

    【关键词】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稻草灸;艾灸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52-02

    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中西医治疗均有效,各有特色,但针对儿童疾病,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治愈快而彻底、无毒副作用、痛苦少、儿童易接受,这样最好,可是目前我们有些医师经常滥用抗生素、激素,出现很多医疗弊病,后期危害很大。因此,我们想多角度地探索一些民间民族传统疗法,通过实践检验,推广更好的方法,并能尽可能地减少滥用药导致的危害,以下便是利用民间稻草灸法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一些例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理疗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5岁,就诊时病程在1至1周,平均4天;而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3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5岁,就诊时病程在1至1周,平均3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根据《儿科疾病诊断标准·2007年》急性支气管炎诊断依据:(1)干咳或有痰,发热可高可低,有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等。(2)咽部多有充血,肺部呼吸音粗或有粗中干湿啰音,其性质及部位易变。(3)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见纹理增多。(4)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1.3 排除标准[2]:(1)伴有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等。(2)伴有各种肺部疾患如肺部霉菌病、肺脓肿、肺结核、肺部寄生虫。(3)有胸膜炎、脓胸、气胸等。(4)治疗期间有服药、输液各种因素。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稻草灸法):先准备一大捆干稻草,约5至10公斤,15°至30°左右米酒或黄酒一小碗及生姜一块,选避风透气,可以烧火的地点,如厨房或院落,一人与患儿面对面,并一手抱住小儿,坦露小儿背脊尾闾,一手握浸酒之生姜,一人在小儿背约一米处不间断地一小撮一小撮地燃烧稻草,抱住小儿那人同时不断地用沾酒之生姜在棘突处由上至下(大椎至长强)轻括,同时用手感觉稻草燃烧的温度,以温暖不烫不灼为宜,如此直至小儿背部微汗为止,灸后即让小儿上床入睡,尽量不让其再活动,若感觉饥饿,可喂服粥水,因此,治疗时间宜选择睡前,并洗好澡。一般治疗三天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艾灸法):手持艾条1至3条,让患儿侧卧或俯卧,医者点燃悬灸以大椎至尾闾来回移动,灸至微微汗出,然后让其入睡,治疗三天观察疗效。

    3 疗效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主症及兼证完全消失。

    显效:临床主症如咳嗽减轻明显,咳痰转少,发热等兼症消失,咽部充血减轻,肺部呼吸音及干湿罗音均减轻或消失,X线及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轻。

    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30%左右。

    无效:临床主症未见缓解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效表 [N(%)]

    运用统计学对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运用民间稻草灸法在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4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在现代医学中认为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是流感、百日咳、麻疹、伤寒、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常见合并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开始多有上呼吸道 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体温升高,多于2-4天热退,咳嗽常见,开始为干咳、单声咳、继而显阵咳嗽、咳重时可引起呕吐,甚至影响进食,睡眠等。中医没有“急性支气管炎”这个病名,多称该病为咳嗽[3],病因多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差,加之小儿多动,寒温不能自调,若外界气候变化,则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而入,肺卫受邪,肺气不宣,宣降失常则发为咳嗽,虽初起风寒或湿热,但若遇小儿肌体内环境的不同,则引起风邪外入诸多变症;如外寒初入,则为风寒症;体内有热化生风热,若遇脾失运化痰湿内生,则为痰湿;若内热郁积,痰湿不化则生痰热;若日久耗气或先天气虚,则为气虚症;若邪重正虚,内邪化热、灼耗阴精,则出现阴虚之症。无论诸多变症,归纳主要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六淫之邪,小儿内伤多肺卫不强,阳气未充,外邪易浸,肉伤食积内脏气血娇弱或先天不足等。而西医治疗,常从病毒、细菌感染产生炎症这些理论出发,多从杀菌清热为主,不顾及正气,则易耗伤正气,对正处于发育的肌体产生很多危害,中医内服汤药,外从针刺,而小儿多不愿接受,施行很费精力,而灸法在中医及民间或各民族中流行甚广,具有温通经脉,助阳益气,驱寒排毒,引气归经等等较强的功效;在中医传统的医疗活动中是一个较常用也是疗效极显著的方法之一。灸法在古代中医文献中也有很多论述,如对灸的材料、施治部位、时间、手法、灸感等等都有许多 讲究。在医疗活动中也并非如今所流传的多用于慢性病,或只知用艾灸或现代的电热灸,古人用灸法其实也常用于许多急性病或发病初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