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9138
护理干预对呼吸科自杀倾向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吴红梅
第1页

    参见附件(1323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呼吸科自杀倾向患者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对自杀倾向患者实施正确、有效、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并与应用前三年同期病人做对比.结果:应用防护措施后,呼吸科患者的自杀行为明显减少.结论:及时评估自杀倾向病人,并做好心理及行为的干预,有助于防止自杀意外事件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科;自杀倾向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47-01

    据WHO资料显示,我国属高自杀率国家,综合性医院加强自杀防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笔者2008年1月起对我院呼吸科自杀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实施前后的自杀行为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采取干预措施前后3年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2008.1-2010.12月呼吸科自杀倾向的16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 2005.1-2007.12月自杀倾向2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7-76(平均48)岁.其病种分布肺癌26例,COPD12例,肺结核1例HIV合并肺部感染2例,精神疾病3例.

    1.2 方法:自2008.1月开始有针对性对自杀倾向患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比分析2005.1-2007.12月同期患者自杀行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呼吸科2008.1月至2010.12月16例自杀倾向患者中15例均无明显自杀行为,1名精神疾病患者采取跳楼自杀方式,但呼吸科病房窗户设置直接导致其自杀失败.充分说明:应用正确、有效、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患者自杀行为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应用前与应用后自杀行为数比较*

    *应用防护措施后比应用前自杀行为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呼吸科产生自杀倾向相关原因分析.

    3.1.1 自身疾病.从病种分布看,两组患者肺癌自杀倾向几率较大,COPD患者次之.由此看来,肿瘤和COPD无疑是呼吸科患者最易发生自杀的疾病.文献报道肿瘤患者自杀的危险性高出正常人群1.3-2.8倍,而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杀危险度可能更高[1].肿瘤病人经过化疗、放疗、不同程度副反应及晚期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COPD患者常年反复发作、呼吸困难产生濒临死亡的无助感及对治疗和预后失去信心是让这类患者走上自杀的原因。

    3.1.2 家庭及社会原因.调查发现,呼吸科部分自杀倾向患者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属对疾病的治疗不积极,或是在照顾及言语上体现出厌烦.另外一部分是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知不够,如肺结核、HIV感染者,单一认为是传染病,表现出对患者嫌弃,不理解,外加社会的歧视使患者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和羞耻感.这两类患者一方面遭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家属的冷漠和抛弃往往给予患者致命的一击[2].从而使他们走上绝路.

    3.1.3 经济负担.调查发现,对于呼吸科肿瘤患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劳务人员,长期住院花费大量医疗费用,为了不拖累家人,减轻因经济负担过重给家人带来的压力,从而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3.1.4 精神疾病.精神病患者自杀高于正常人群,且成功率较高.呼吸科遇到这类患者相对教少,往往患者入院前就已经患有抑郁症.而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3].对于这类病人,往往入院前即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

    3.2 护理干预对策

    3.2.1 评估. 通过分析呼吸科自杀相关原因,入科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住院患者自杀风险评估.多方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如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情感支持度、经济状况、对疾病相关知识和病情的了解程度、家属对疾病的治疗支持度及继往精神病史等,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或容易发生自杀倾向的患者.对容易产生自杀倾向的患者,整个住院过程对他(她)都是一个动态评估过程,判断出自杀危险性,筛选出自杀倾向患者加强监控.

    3.2.2 心理干预.通过评估,及时发现自杀倾向患者.根据他们不同情况分析可能发生自杀的原因,找出关键点,进行各方面心理疏导,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宣泄,缓解消极情绪,淡化自杀意念[4].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5],鼓励患者亲属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让患者感受亲人的温暖,激发对亲人的眷念和对生活的信心.

    3.2.3 行为干预.

    3.2.3.1 完善安全告知义务,加强法律意识.在住院患者安全告知书上,对容易产生自杀倾向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及家属反复告知注意事项及危险性,达成共识后签字.一方面加强患者家属与护士对病人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2.3.2 加强病区环境的安全管理.对于自杀倾向患者除了准确评估和积极心理干预外,应根据病人特点做好各方面安全措施.了解自杀倾向患者容易采取的一些常用自杀手段,如跳楼、自缢、口服药物、割腕等,在环境上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窗户采取可固定半开式状态,双侧滑窗最大限度打开不能穿过一个人身体.采取这种模式,一方面不会影响病房空气流通,另一方面直接切断了跳楼患者的自杀行为.定期或不定期清查患者床铺、身体各处等有无药物及锋利物品.注重对卫生间管理,要求淋浴喷头线不能过长,配备外开钥匙,以便病人发生意外时及时抢救.

    3.2.3.3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自杀先兆.安排自杀倾向患者床位离护士站最近,以便巡视观察.外出活动或检查家属全程陪同.把已有防自杀医嘱作为严防目标.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及自杀先兆.自杀者大约有80%曾有结束自己生命意向的表达,而对另20%患者,自杀前无明显先兆,更需要护士对这类患者高度警惕,严加防范.对自杀企图严重病人,应不定时巡视病房,采取“杀回马枪”做法,识别患者对自杀的伪装.

    3.2.3.4 最大限度、及时减轻患者痛苦.有资料显示,70%以上癌症患者最终会遭受中度至重度的疼痛,许多患者害怕疼痛更甚于害怕死亡本身.而COPD患者急性发作时,呼吸困难导致病人濒临死亡感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