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9584
炎虎宁与利巴韦林剂量个体化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对比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李敬芳 朱慧芳
第1页

    参见附件(2791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炎虎宁与利巴韦林剂量个体化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2008、10~2010、2月期间于我院与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8年推荐的《流行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流感诊断标准的流感样疾病的1500名患者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采用对照研究对15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注射用炎虎宁,0.321/日、0.24 1/日;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8 1/日、0.6 1/日;结果:治疗组重症病例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缩短约为43h。尤其是发热持续时间从对照组中位数的112h下降至治疗组的 69h (下降了 38.4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而轻症病例两治疗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流感患者应早期作出诊断,早期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用大剂量注射用炎虎宁对于流感重症病例可有效缩短流感病程,缓解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并可降低继发的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家庭成员第二代的发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普通剂量炎虎宁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对于流感轻症没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炎虎宁;利巴韦林;剂量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47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05-02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全世界每年流感流行会导致300~500万的严重流感病例,每年死亡人数大约有25万到50万[1~2]。本研究所选患者采用2008、10~2010、2月期间于我院与廊坊市医院就诊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8年推荐的《流行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流感诊断标准的流感样疾病的150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进行了治疗,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所选患者采用2008、10~2010、2月期间于我院与廊坊市医院就诊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8年推荐的《流行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流感诊断标准[3]的流感样疾病的1500名患者。

    1.1.1 入组标准 (1)流行季节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2)发热病人有符合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体温37.8℃以上;至少以下两个症状:咳嗽、肌痛、乏力、头痛、寒战/出汗、咽喉痛、鼻卡他/鼻塞;(3)出现上述症状后不超过36小时;(4)年龄≥18岁,≤65岁;能够理解并愿意签署书面同意;(5)育龄妇女尿妊娠试验阴性;患者必须在整个研究期间以及研究治疗终止后1个月内使用有效避孕方法[3]

    1.1.2 排除标准:(1)出现上述症状后>36小时;(2)根据体征、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有细菌感染的高度可能性,如血白细胞>10.5*109/L或分类中性粒细胞≥80%;(3)有可能干扰受检者评估流行性感冒症状能力的痴呆或其他精神科疾病;(4)怀孕或哺乳妇女;(5)有相对明确的证据表明是其他非流感病毒感染;(6)已经发现肺部出现阴影进行研究。(7)12个月内使用过流行性感冒疫苗;酗酒或有其他药物滥用史;(8)已知HIV感染者[3]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符合中华医学会《流行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流感诊断标准的流感样疾病患者。合格的受试者在登记之前签署书面同意书,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接受注射用炎虎宁,0.321/日、0.24 1/日;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8 1/日、0.6 1/日;在试验开始后6天内,所有患者每天记录4次体温,每日2次记录与流行性感冒有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在纪律卡中记录流感的症状的严重程度(0无症状,1轻度,2重度),体温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研究开始后第6天和第10天患者进行复诊,记录患者症状及体温、继发疾病等信息。若第6天症状完全缓解,则第10天可以电话联系。第21天复查第6天异常的检查指标和血清流感抗体。

    1.3 疗效评定

    1.3.1 主要疗效指标 :终末点为发热、咳嗽及咽喉痛、鼻塞三项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继发性疾病发生率。次要终末点为继发性疾病有关的抗生素使用率,家庭或同舍成员流感第二代发病率。

    1.3.2 疗效标准:发热缓解为体温<37.2℃,且保持24小时或以上;症状缓解:症状小于或等于1分(轻度),且保持24小时或以上。

    1.3.3 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进行描述,并采用卡方检验,随机设计区组, t 检验比较两组差异。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本研究的1500例患者中因失访及不符合入选条件予以排除,最后共有1260例进一步进行疗效分析,根据患者服药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660(轻症460例,重症200)例,对照组600例(轻症420例,重症180例)。

    表1

    2.2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见表 2,从表 2 中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情况无明显差异。

    表2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前的病史情况,见表3,从表3中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病史情况无明显差异。

    表3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前的病史情况

    注:*P>0.01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不同程度流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情况比较见表4、表5,从表4中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轻症患者无明显差别,重症患者有明显差别。(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后,对照组继发性急病有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173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口服或静点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28.83%(173/600)。而治疗组组仅有39例合并咽炎口服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使用率为5.9%(39/660)。两组有明显差异。

    表4 两组流感患者(轻症)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

    表5 两组流感患者(重症)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

    2.6 治疗组出现皮疹5例、 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660)。对照组出现贫血26例,胃肠道反应3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57/600)。两组有明显差异。

    2.7 两组流感患者治疗后的家庭成员流感第二代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38.5%(231/600),治疗组6.4(42/660)。两组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因其致死性,既给患者带来痛苦与劳动力损失、 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鉴于以上原因我国已将流感列为 “十五” 期间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4]。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流感药物有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与扎那米韦(zannamivir) 等,对 A 型、 B 型都有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