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69708
耳压及防石胶囊预防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11期
     本研究对照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9.3%,笔者的体会是严格选择病例及术中反复确认结石取净,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更重要的是术后要进行追踪治疗。

    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炎症及胆汁的成份构成有关。胆囊收缩功能减弱,排空延迟,胆汁潴留,淤积沉淀而形成结石。相反,如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固醇小结晶形成或胆红素钙沉淀形成,也可将这些有形成份及时清除出胆囊,避免了这些物质在胆囊内进一步增大形成结石,从而阻断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胆囊壁的炎症增厚使黏膜膜对胆盐的吸收增加,致胆汁中胆盐浓度降低,胆固醇成超饱和状态而易于析出结晶,胆囊壁的粗糙使胆汁中有形成份易于沉积附着,或以炎症脱落细胞为核心形成结石。胆囊结石一般都合并不同程度的胆囊炎,手术过程由于胆囊壁的切开,取石的刺激及胆囊壁的缝合也可引起胆囊壁的急性炎症和切开处局部的黏膜膜增厚粗糙,这些因素都可成为结石复发的条件。可见取石后针对胆囊壁的炎症治疗及尽快恢复胆囊的收缩功能十分重要,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
, 百拇医药
    西医的预防措施有消炎利胆的硫酸镁、阿司匹林、胆囊收缩素及抗生素等,有早期溶解胆固醇结晶的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但是,上述药品长期服用均有较大的副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是由于肝气郁结、湿热内蕴、瘀血阻滞导致胆汁淤积而成。中医药治疗胆囊结石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中医药对防治胆囊结石形成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实验上,直接的临床研究不多,对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应用中医药的方法预防复发的报道更少。北京马开敏报道经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应用中药及八卦拍打等方法预防复发术后2年复发率为3.7%。解放军477医院郑清先报道取石术后服用自拟消炎利胆汤,胆囊结石复发率11.7%。

    耳穴按压刺激肝、胆、胆管穴位,能疏肝利胆,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排空,刺激三焦穴能疏利三焦气机,使胆汁排泄通畅,刺激胃、十二指肠穴位能调整胃肠功能,很多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经证实了耳压的上述作用。但耳压在微创保胆取石后预防复发的研究未见报道。防石胶囊专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防止结石复发而设计,方中金钱草、姜黄、威灵仙、赤芍利胆消炎;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和胃健脾;赤芍、莪术、山楂及枳实活血化瘀、消积软坚;决明子、枳实通腑理气。因此针药结合具有利胆消炎、通利三焦、健脾益气、消积化瘀之功效。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减轻胆囊壁的炎症,排出胆囊内淤积及有形微粒,从而有效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发现,术后2年中药组胆囊壁厚度比对照组变薄,而中药加耳压组胆囊壁厚度比中药组更薄,表明防石胶囊能减轻胆囊壁的炎症,如再加上耳穴按压则效果更佳。同时,经过治疗后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而中药加耳压组则比中药组有更强的收缩功能,表明防石胶囊能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如加上耳穴治疗则收缩功能更强。术后2年中药组结石复发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表明中药预防复发的有效性。中药组及中药加耳压组的复发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在临床症状的治疗上,中药对右肋下闷痛、腹胀、便秘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中药加耳压组则更有疗效。胆绞痛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胆绞痛的发生机理主要与结石的刺激、嵌顿致胆囊的痉挛有关。

    综上所述,中医药预防结石复发的方法具有疗效好、可兼顾调理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长期应用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接受等优势。本研究中,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使胆囊壁变薄、胆囊收缩功能增强,术后2年的复发率下降,充分显示了中药治疗的有效性。中药加耳压组与中药组比较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胆囊壁和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面有更强的治疗作用,表明针药的结合有更强的治疗优势,在术后2年的复发率的比较上,中药组及中药加耳压组在统计学上没有的差异,这可能与样本量不够大,观察时间不够长有关,有待于把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http://www.100md.com(杨卓欣 李 健 黄明河 卢育才 张竞超 郭绍举)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