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4158
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4期
     而鼻咽炎、鼻咽癌前病变及初诊鼻咽癌患者体质特征又有区别,气虚质在鼻咽癌前病变中明显增多;失调热质在鼻咽炎及初诊鼻咽癌均较常见,失调湿质及复合质在初诊鼻咽癌时相对增多。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疾病如此中医体质特征,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鼻咽癌应强调清热解毒及除痰散结,同时顾护正气,这和新世纪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材[5]的观点是类似的。针对鼻咽癌前病变则强调益气解毒,针对鼻咽炎则强调清热解毒,后两者须临床来验证。

    3.2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前认为,鼻咽癌癌变过程一般是经由炎症再到癌前阶段最后再发展为癌症的,其中由“癌前→癌症”是癌变的关键点之一,处于鼻咽癌癌前阶段的人群被称为鼻咽癌癌前病变者,因而加强对癌前阶段的认识,进而加强对鼻咽癌癌前病变者的防护,从癌变过程的早期即进行阻断进而逆转其癌变趋势,这具有重大意义。

    本调查资料显示,在由鼻咽炎到鼻咽癌前病变再到初诊鼻咽癌这一鼻咽癌变过程中,气虚、失调偏寒及偏瘀存在显著性差异。气虚证候贯穿鼻咽癌癌变的全过程,且在鼻咽癌前病变患者中明显增多,说明气虚是鼻咽癌变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古已有之,如《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证医案》“正气虚则成岩(癌)”。而失调偏寒及偏瘀两类证候在由鼻咽炎到鼻咽癌前病中逐渐明显,在发展为初诊鼻咽癌患者时则明显增多,显示寒和瘀在鼻咽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古代中医早有论述,如《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成”,《疮疡经验全书》认为“石疽(即鼻咽癌)(为)深寒客于经络,血气结聚不散(而致)”。又如《圣济总录》谓“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古今医鉴》“(癌)皆因气血瘀滞,结而成之”。

    鼻咽癌变过程中呈现的气虚、寒及瘀证候的变化特征,显示3者在鼻咽癌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意义体现在鼻咽癌的预防上。即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气虚证候、寒证证候及瘀证证候而避免鼻咽癌变过程的进展。这思路有待于今后临床实践的验证。而最切合实际的作法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本文的观点对鼻咽癌癌前病变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洪明晃,郭翔.鼻咽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16.

    [2]宗永生.耳鼻咽喉肿瘤:病理部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27.

    [3]周小军,田道法.鼻咽癌家系成员体质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860-863.

    [4]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等.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699-701.

    [5]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14-215., http://www.100md.com(周小军 王士贞 阮 岩 刘 蓬 丘宝珊 邹晓音 卢标清)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