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9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781729
胃肠功能性疾病病症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张庆宏
胃肠功能性疾病病症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临床应用
胃肠功能性疾病病症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临床应用
第1页

    参见附件(988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功能性痰病病症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在观察中医药疗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两组观察中药顺激合剂和西药西沙必利、百忧解、谷维素的生存质量评价,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与与健康组比较生存质量明显低下,治疗后两组都能明显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胃肠功能性疾病病症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能够反映中药的类临床疗效,中药顺激合剂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胃肠功能性疚病;生存质量量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73;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064-02

    1 一般资料

    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105例,其中60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随即分为两组;45例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组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程度,病例分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健康组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1999级研究生,无任何胃肠病病史。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诊断及评分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疗效判定标准》及《中医内科学》原则制定。

    肝郁脾虚证:肝郁证:(1)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2)暖气频繁,或有泛吐酸水;(3)烦躁易怒;(4)失眠多梦;(5)口苦咽干,或咽部如有物梗阻感;(6)舌边尖稍红,舌苔微黄;(7)脉弦。脾虚证:(1)神疲懒言,体倦乏力;(2)胃纳减少或食欲差;(3)脘腹隐痛;(4)食后腹胀,或下午腹胀加重;(5)大便溏而不爽或时溏时干;(6)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

    肝郁脾虚证:凡具有脾虚见症3个(舌象为必备)以上,肝郁见症3个以上者,即可诊断。

    2.2 西医疾病的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参照罗马Ⅱ标准):下列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1)持续或反复性上腹中部痛或不适;(2)无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的症状(包括内镜检查);(3)症状与排便无关。

    肠易激综合征(参照罗马Ⅱ标准):在近12个月内腹部不适或腹痛至少出现12周,伴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但无需连续。(1)排便后缓解;(2)病初起时排便频数改变(>3次/天或<3次/周);(3)病初起时伴粪便性状改变。以下症状并非必须,但病人具备越多的症状,确诊IBS的证据越大:排便频率的异常(>3次/天或<3次/周);排便性状异常(粪便结块、硬结或稀软水样便);排便发生通过异常(紧张、急迫或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排便中有黏液;胃胀气或腹部膨隆。

    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病例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纳入试验病例。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评价者。

    4 治疗药物及疗程

    以疏肝健脾、安神和胃的中药顺激合剂(由白芍、白术、木香、合欢皮等组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制剂),每100mL中含生药10%。每次25mL,日3次口服,60例。疗程4周。

    5 生存质量判定

    计分方法为各条目按照顺序1~5级分别标记1、2、3、4、5分。其中条目29、30、35、38位逆向计分即1~5级按照5、4、3、2、1标记。从理论上讲积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5种领域治疗前后评价分析(包括社会、心理、生理、环境及总体健康水平等),并与健康组的生存质量进行同比。

    6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选用SPSS 10.0,统计学描述应用频数分布,统计学处理选用治疗前后t检验,方差分析等。

    7 结果

    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领域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前两者在疾病领域与健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领域无明显差异(P>0.05),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环境领域无明显差异(P>0.05),在总分领域前两者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领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v05),心理领域与社会领域也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后各方面基本恢复正常。

    8 讨论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功能改变,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人体生命现象。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精髓之一,中医治疗疾病是以证作为观察对象,以症状与体征为评价依据,不是以消除致病因子或逆转病理变化为主。

    凡是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平素健康状况、直接病因、发病季节、气候、时间、地域、临床表现、病程、治疗情况等均应属于中医证的范畴。证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始终。证在疾病中可以呈现一定程度的漂移,是动态的变化过程。

    基于证的基础上指导临床的立法、处方及用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常可治疗查不出病变但有症状的人,也可在实验室指标部分病理改变没有逆转的情况下,使症状改善。

    目前中医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从90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初,有关胃肠疾病的文献有1353篇(CBM检索1985-2001年)。但由于中医证型纷繁复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