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0年第4期
编号:12184402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第4期
     4.4 复方中药颗粒研究张前德等[13]探讨丹地琼玉颗粒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的治疗作用。用自拟处方丹地琼玉颗粒低、中、高剂量对模型小鼠进行干预,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丹地琼玉颗粒对模型鼠的唾液流量、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自身抗体的影响。结果:丹地琼玉颗粒能增加小鼠唾液流量,抑制Th细胞在唾液腺表达,促使自身抗体转阴。认为丹地琼玉颗粒具有治疗小鼠S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淋巴细胞对唾液腺的浸润。

    5 小结与展望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SS患者唾液腺中已发现诸多影响唾液流率降低因素,包括有促进炎症进展细胞因子白介素(IL)、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等[21];在SS患者唇腺中参与腺泡及腺体机制破坏过程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2];在SS患者唇腺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内异常表达,参与涎腺破坏机制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23];参与SS发病机制的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24]。
, 百拇医药
    水通道蛋白5 (aquaporins5,AQP5) 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该蛋白是分布在涎腺分泌细胞表面、对水分子具有高通透性的,作为自主神经系统调控涎腺过程的效应蛋白。AQP5最初是从大鼠颌下腺CDNA文库中扩增出来,敲除AQP5基因的小鼠表现出低水平唾液分泌速度和低分泌量均反映了AQP5在涎腺功能正常运作中有特定生理作用。研究主要是AQP5在涎腺中的分布以及腺泡细胞的转运异常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或者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定量分析。

    水通道蛋白不仅在植物、细菌中广泛分布,在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多组织器官里存在复杂多变的分布形式,共同的特性是快速转运水分子通过质膜的过程。在已知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中分布在哺乳动物涎腺中的有AQP1、AQP3、AQP4、AQP5、AQP8,其中AQP5被广泛证实在涎腺中起特定作用。目前张前德教授[25]领导的课题组,在进行单味中药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分子作用SS的保护机制的设想,笔者认为突破点就在于通过中药刺激增加唾液分泌,观察其作用靶点是否能通过水分子通道蛋白AQP5这条途径来实现。
, 百拇医药
    当代生命科学的高新技术,可以说是以信息系统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方向之一,而两者又是彼此紧密结合和相互联系的。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主张提高和调整人体的自控和潜在的能力,从而维护健康水平和修复疾病状态。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真谛,尤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 X射线衍射蛋白空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全面地改变了生物学,包括现代医学的面貌,并涉及生命和疾病的最本质的内涵。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就要把中医药学和生命科学中最先进和现代化的分子生物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系统理论来探讨消化病证候的发病机制,这才是最捷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途径和思维方法。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医学也不能例外,只有顺应这一发展方向,才能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既蕴含和保存着自远古至近代的传统医学的精华,又融汇了现代科学的内涵,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者必然会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在临床诊治实践和学术领域里达到融会贯通,这是大势所趋。在世界医学之林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医学独创的优势和特色,正在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多元动态的医学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它,更重要的是去发扬和创新它,使之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向新的里程,这就是中两医结合的目标和历史任务。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冯建华.干燥综合征的辨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 5(12):41.

    [2] 刘征堂,金实,于佐文.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思路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9):1714.

    [3] 刘志勤.中医三步治疗干燥综合征述要[J].中医药学刊,2005,23(3):545.

    [4] 苑丽娟.三段三方治疗干燥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 1996,23(8):353.

    [5] 王鹏宇,王静.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73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4):164.

    [6] 谭晨.干燥综合征辨治八法[J].四川中医,1998,16(2):10-11.
, 百拇医药
    [7] 董振华. 活血化瘀法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1,3(4):9-11.

    [8] 陈东亮. 清热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J].陕西中医, 2007, (08):1020-1021.

    [9] 张前德,谈文峰,杨宁.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疗思路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3,11(11):11-12.

    [10] 王菲菲,马健.血府逐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举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15): 2371.

    [11] 晏婷婷,汪悦. 麦冬地芍汤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 (1): 63-65.

    [12] 张立亭,刘磊.张鸣鹤辨治干燥综合征的思路与特点[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 52-54.
, 百拇医药
    [13] 周定华,张前德,魏睦新,等.丹地琼玉颗粒对干燥综合征小鼠唾液腺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5(4): 266-267.

    [14] 吴国琳,范永升.益气养阴祛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7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02,10:423.

    [15] 周乃玉,谢幼红,王北.健脾益气通阳法治疗继发性干燥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3(06):6-8.

    [16] 陈一峰,任军生,韩朝军.清燥救肺汤和大黄虫丸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2):5 .

    [17] WEI Mu-xin, Masataka Murakami.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herbs on salivary secretion in rat submandibular gland[J].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livary Glands in Honor of Niels Stensen, 2006, 34(10):20-24.
, 百拇医药
    [18] Murakami Masataka, WEI Mu-xin.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on salivary fluid secretion of rat submandibular gland[J].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 2007(57): S76.

    [19] 村上政隆,丁煒.漢方薬の唾液分泌増強機構の調査研究[J]. 日中医学,2007,22(2),55.

    [20] Murakami Masataka, WEI Mu-xin,Ding wei,et al.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on salivary fuid secretion by isolated and perfused rat submandibular gland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15(31): 3908-3915.
, http://www.100md.com
    [21] 李小春,甘晓丹. 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三种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 3(3):148-150.

    [22] 张军,俞创奇,王丽珍.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 4(6):430-433.

    [23] 刘小丽,张晓琴,魏荣,等.干燥综合征唇腺组织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 8(7):404-406.

    [24] 王芳,王振刚,唐福林. 趋化因子MIP-1α在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 23(9):728-731.

    [25] 林青,张前德.中医药对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水通道蛋白的损害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108(3):140-142., http://www.100md.com(林 青,张前德,魏睦新)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