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138846
乙肝病毒病邪属性及其表里传变辨证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年第4期
     2.2 乙肝病毒的湿热属性

    《金匮要略·黄疸病》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热相搏,民病黄瘅。”说明黄疸病的发生与湿热邪毒密切相关。乙型肝炎患者常表现肝区不适、隐痛、腹胀、纳呆、胃纳不振、乏力、下肢酸软、口苦口粘、舌苔黄腻等湿热久恋的症状。湿热为病,以脾胃为重心。当脾胃受戕,水饮停聚,复感受外界湿邪,湿土同气,内外相引,故病在脾胃,故薛己有云:“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湿为有形之阴邪,重浊粘滞,热为无形之阳邪,其性炎上。湿热常相兼为患,湿热裹结,热蕴湿中,氤氲胶滞,难解难分。湿不祛则热不能清,热不退则郁蒸其湿,因而湿愈滞则热愈郁,热愈蒸则湿愈粘,始终胶着粘滞,缠绵困顿,阻滞气机,使阳气郁而不通。慢性肝炎病人又有面色黯滞、舌红绛有瘀斑、肝掌、蜘蛛痣及齿衄、鼻衄、痤疮、关节痛等不同一般的湿热病证的血分症状表现,主要是湿热入血,气血失调,脏腑被伤所致。总之,乙型肝炎病常有湿热表现和血分症状同时存在的证候特点,这为湿热毒邪内蕴血分提供了临床依据。

    2.3 乙肝病毒的疫毒属性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若免疫反应亢进,乙肝表面抗体产生过多过早,与乙肝表面抗原形成抗体过剩的免疫复合物,局部组织过敏坏死,就形成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云:“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