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09222
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康复的临床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孙云廷 王淑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早期针刺介入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优势已经被临床所证实。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明显降低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22]。石学敏等[23]临床观察认为“醒脑开窍”针刺方法用于急性脑梗塞超早期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超早期介入治疗疗效更佳。超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还可降低脑氧代谢,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24]。其具体机理有待于深入研究。

    2针灸对中风后伴随症状康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针刺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对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修复作用以及内在的调节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调节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是针灸治疗对脑功能的保护机制之一。倪金霞等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大鼠,发现针刺能够抑制模型大鼠有关促凋亡基因的表达[25]。

    针灸通过调节有关信号通路改善中风后脑组织的损伤。MAPK 信号转导途径的各个成员在组织细胞缺血时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能参与了细胞的损伤或修复的调控。电针可以通过调节MAPK/ERK 通路, 降低p-ERK在脑缺血早期的表达, 从而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组织损伤[26]。

    针灸能够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组织缺血区的炎症浸润。脑缺血后,在缺血损伤区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和炎症细胞浸润。针灸治疗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周利等[27]对缺血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头针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并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及血浆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

    针灸可阻滞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有效保护脑组织。钙稳态失调,细胞内的钙离子超载是中风患者脑损伤最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针灸疗法对细胞的钙稳态有显著调节作用。通过针刺干预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也发现,针刺使脑细胞内游离钙明显降低,从而增强脑组织对脑缺血缺氧的耐受性[28]。

    针灸治疗通过促进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脑缺血起到改善作用。杨福霞[29]等采用侧脑室注射逆转录病毒pLXSN-EGFP 在体示踪法,观察电针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缺血脑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发现各区不同时相均有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 且电针任脉组增加更明显。结果表明,电针任脉可明显促进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针灸通过拮抗氧自由基损伤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害是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针刺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刘智斌[30]等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给予“嗅三针”电刺激研究发现显著提高了血清GSH含量和GSH - Px活性,表明对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来实现的。

    针灸通过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新生保护脑组织。针灸可促进脑梗死缺血区域微血管增生,并改善梗死区的血氧供应[31],这有利于神经功能的重建。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这过程受到促进和抑制血管新生因子的严格调控。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研究也多跟这些因子的表达有关。针灸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可能与“双向调节”血管因子的表达有关,即上调血管生长因子和下调血管抑制因子[32]。韩为等[33]针刺缺血大鼠的涌泉穴、重灸百会,观察到缺血半暗带区VEGF-mRNA、VEGF 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可使MCA0 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缩小。脑组织VEGF 蛋白及VEGF-mRNA 可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生成,这可能是针灸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3小 结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其对中风各种后遗症状的疗效也早已被临床所证实。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针灸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具体治疗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目前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还不够严格。临床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机制研究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姜桂美,贾超.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12-813.

    [2] 刘军祥, 王娟, 徐吉良. 针灸易化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瘫及ADL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 620.

    [3] 嵇海亮.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 39(4):363-364.

    [4] 廖军芳.点刺金津玉液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5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35-36.

    [5] 王山,张敏尚,王秋景.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42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30-130.

    [6] 刘锦,乔嘉斌.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11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1):44.

    [7] 岳阳,秦文熠,杜灵芝,等.管氏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9):1125.

    [8] 江钢辉,李湘力.靳氏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5-6.

    [9] 孙福政,程世超.舌针、溴隐亭和左旋多巴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运动性失语症32 例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6):29-30.

    [10] 徐运瑜. 廉泉穴合谷刺治疗中风失语症37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5):287.

    [11] 何宇峰,李国辉,苏秀群,等.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皮质下失语症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9):824-825.

    [12] 李韬,马长江,刘洋. 头针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49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200.

    [13] 郭大江,张树峰.“三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11):1018-101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4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