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04320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5日 姜绍连 史登平
第1页

    参见附件(427KB,3页)。

     2.2.10 生物疗法: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和CDP571)、重组人IL(rhIL)-10和opreleukin(rhIL-11)以及细胞黏附分子(ICAM-1)反义寡核甘酸(ISIS2302),其中Infliximab和CDP571可能是最有前途的药物,可使中重度患者CD进入缓解期。早期报道认为对CD有效,但对UC无效。

    2.2.11 微生态制剂:临床和实验观察发现微生态对UC有一定疗效。Venturi等用一种新的益生菌制剂(VSL#3,CSL,Milan,Italy)治疗对5-ASA不耐受或过敏的缓解期UC患者。该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唾液链球菌。予UC患者口服该制剂每次3 g,日2次连用12个月,结果显示其能在肠道定植,对维持UC缓解有益,无不良作用。

    2.3 手术治疗:适应证:(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能控制;(2)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患者营养状态差、丧失劳动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3)结肠纤维瘢痕狭窄造成梗阻或完全失去功能而持续腹泻者;(4)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结肠穿孔、大量便血;(5)多发性息肉形成或癌变者;(6)UC暴发性发作或中毒性巨结肠经短时间(2~3天)内科治疗无效者。

    2.4 介入治疗:李长福[9]等人通过开展经肠系膜动脉连续灌注菌必治的治疗方法,打破了原有的治疗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很有前途的途径。尽管目前对UC的病因不十分清楚。但此方法可能揭示了:(1)应用激素及抗生素有效考虑感染因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2)由于病变处黏膜长期的充血、水肿、加之肠道尤其是结肠部分细菌较多,血液循环较差结果引起肠黏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营养状态不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