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625283
中药治疗脑缺血证的研究指标现状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0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15-02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并且随着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发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化。由于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中药治疗脑缺血证的研究指标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研究指标

    1.1 ATP、ADP、AMP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可通过测定脑内ATP、ADP、AMP 的含量,反映大脑能荷值的高低。缺血时[31P]波谱上磷酸肌酸(PCr)峰下降、无机磷(P)峰上升、大脑能荷值下降。刘志龙等[1]在实验中发现补阳还五汤可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Na+-K+-ATP节活性的降低,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脑组织能量代谢而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蒋玉凤等[2]通过测定发现在复灌4分钟时,9602 方可显著对抗脑缺血老年小鼠[31P]波谱的变化,升高其大脑能荷值。王秋华等[3]通过复制低血压伴急性脑缺血小鼠模型,发现丹酚酸B可显著地改善大脑能量代谢,从而得出丹酚酸B通过血脑屏障后作用在不同的环节对机体能量不足的状态得以调整与整合,为保护神经细胞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可用作观察大脑缺血症状的药理学指标。

    1.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脑缺血后生成的大量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和亚细胞膜,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张博生等[4]发现桂枝、茯苓丸加川芎、泽泻能够增加脑缺血和再灌注后鼠红细胞、脑组织及线粒体中的SOD;同时降低脑缺血和再灌注后鼠血浆、脑组织和亚细胞器中红细胞内的MDA水平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