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624228
早产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探讨及其预防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1期
早产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探讨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44例本院早产颅内出血患儿,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68例无颅内出血早产儿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和母亲的情况,筛选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诸多相关因素中两组患儿有11个围生因素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孕周、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后患儿抽搐、胎盘异常、宫内窘迫、多胎、机械通气等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易感因素。其中小胎龄、低体重、宫内窘迫及低Apgar评分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对小胎龄(孕周<35周)、低体重、宫内窘迫以及Apgar评分低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早产儿;围生因素;颅内出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617-02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5%以上,尤其是产前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胎龄<35周产早产儿发生率更高,已成为当前早产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了解和掌握早产儿ICH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早期诊断该病的关键。笔者观察早产儿和母亲因素与ICH的关系,以期达到对早产儿ICH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1月~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12例,所有患儿于出生后第四天做头颅B超,分为ICH组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非ICH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胎龄32~36周,出生体重1 750~3 350 g。剖宫产中并发ICH者14例,未并发ICH者18例。ICH组中机械通气9例,尿路感染6例,应用糖皮质激素17例,败血症17例,抽搐7例,宫内窘迫7例,胎盘异常16例,多胎8例。非ICH组中机械通气7例,尿路感染9例,应用糖皮激素22例,败血症17例,抽搐4例,宫内窘迫7例,胎盘异常13例,多胎5例。

    1.2 诊断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者。(2)ICH经头颅B超确诊。(3)出血部位包括蛛网膜下腔、脑室内及脑室周围出血、脑实质内点状出血。

    1.3 观察指标:(1)患儿因素: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患儿抽搐、机械通气、败血症、分娩方式。(2)母亲因素:母亲年龄、胎盘异常、宫内窘迫、多胎、尿路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产儿ICH与患儿因素的关系:见表1。

    3 讨论

    ICH是早产儿常见疾病及其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我国早产儿ICH的发生率高达55%以上,其中80%以上为轻度出血,而Ⅲ级以上重度出血不到20%[2],早产儿ICH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无特异性。轻度出血常无明显症状,当出现症状明显时往往为出血程度已较重,此时治疗效果已不理想。

    本组资料显示,早产儿ICH与患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患儿是否抽搐、机械通气有密切关系;而与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无关。胎龄和出生体重反映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程度。抽搐是早产儿ICH的症状之一,如果早产儿发生抽搐,应该考虑到ICH可能。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脑发育越不成熟,血管脆性越大,维生素K1含量越少,凝血功能不成熟,故易发生ICH。而Apgar评分(包括生后1 min和生后5 min)和宫内窘迫都提示早产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氧的存在。缺氧后可导致早产儿颅内血流改变,窒息复苏后又出现缺氧再灌注和脑微循环障碍,可引起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增高,ICH[3,4]。随着早产儿的增多,机械通气的应用也在增多,由于机械通气有时会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较快,从而使脑血流变化较快,使早产儿极易发生ICH[3]。早产儿ICH与母亲因素包括宫内窘迫、胎盘异常和多胎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反映胎儿存在宫内慢性缺氧的可能性,可引起早产儿窒息,并发ICH。而与母亲的年龄、尿路感染、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无关。

    早产儿易于发生ICH的根本原因是室管膜下存在发生基质,随胎龄增大室管膜下发生基质逐渐减少,至近足月时基本消失,故胎龄越小、体重越低,ICH发生率越高。室管膜下发生基质由不成熟毛细血管组成,缺乏结缔组织支持,对缺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极为敏感,易发生坏死而导致出血[5]。其他如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低血糖、血小板参数异常、孕母围生期合并症等都是早产儿ICH的危险因素[2,6]。因此,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应重点鉴别,有条件在早产儿生后常规检测头颅B超。对无条件作头颅B超检测的医院,当早产儿生后出现兴奋或抑制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时,要想到ICH的可能,及早作头颅CT或超声检查以确诊。

    过去以为轻度ICH预后良好而未予足够的重视,但近年有研究表明,即使那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轻度出血,在学龄期和青春期也有明显的预后不良表现[8];由于轻度出血在ICH中所占的比例在80%,因此,轻度ICH可能是影响存活早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开展床旁头颅B超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轻度出血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以上引起早产儿ICH多种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孕妇应定期产前检查,预防产前高危因素,防止早产,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减少早产儿窒息的发生和程度,一旦发生窒息,要及时积极复苏。对胎龄小,出生体重低,阿氏评分低的早产儿应给予足够重视,早期预见其ICH发生的可能性,予以早期预防干预措施。早产儿ICH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往往为重度,预后不良。而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床旁超声监测,因此,采取适当措施预防ICH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DI RENZO等[8]在分娩前给孕妇联合应用硫酸镁与氨茶碱预防早产儿ICH取得了良好效果,可降低早产儿ICH发生率及减轻出血程度。还有研究表明早产儿存在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可能为早产儿易于发生ICH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前孕妇补充维生素K1可提高早产儿血浆维生素K依赖因子活性水平,从而降低早产儿ICH发生率[1,9]。

    参考文献:

    [1] 刘 敬,王 琪,陈妍华,等.早产儿脐血维生素K依赖因子水平及产前补充维生素K1对其影响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2):908.

    [2] 刘 敬,架继雯,王 琪,等.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16.

    [3] 金冬梅,姚裕家,王瑞芹,等.围生因素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医学,2006,21(2):264.

    [4] 张卓伯,商慧芳,刘 鸣.早产儿颅内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06,21(3):462.

    [5] SPINILO A, OMETTO A, BOHINO R, et al. Antenatal risk fac-tors for germiainal matrix hemorrhage and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perterm infants[J].Eur J Obste Gynecol Reprod Biol,1995,60(1):13.

    [6] 蔡丽杰.早产的危险因素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的相关性[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91.

    [7] VAN DE BOR M,DEN OUDEN L. Schoolperformancein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the neonatal period[J].Semin Perinata,2004,128:295.

    [8] DI RENZO G C, MIGNOSA M, GERI S, et al. The combined mater-nal administration of magnesium sulfate and aminophylline re-duces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very preterm neonates[J].Am J Obstet Gynecol, 2005,192(2):433.

    [9] LIU J,WANG Q,GAOF, et al. Maternal antenatal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K1 results in increasing the activities of 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s in umbilical blood and in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age in premature in-fants[J].J Perinat Med,2006,34(2):173.

    收稿日期:2008-01-24, 百拇医药(陈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