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17期
编号:11668716
以预见观念抢救成批严重烧伤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7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7-2616-01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我院2004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收治了两批建院以来罕见的成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15例及17例烧伤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一批15例,男14例,女1例,其中消防官兵4例。年龄18~42岁,平均(31.33±1.28)岁。另一批17例,均为男性,解放军官兵。按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诊断分析标准,属特重烧伤28例,重度烧伤2例,轻度烧伤2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1例,气管切开28例,合并复合伤5例(创伤性气胸)。

    1.2 组织指挥与救治方法

    1.2.1 树立预见观念,应付突发事件:充分实施了救治预案,从现场到附近医疗机构,仅1~2小时就完成了早期补液。我烧伤救治中心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该批病人的规范液体复苏、清创、焦痂切开减压,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整个抢救过程组织有力,措施得力。
, 百拇医药
    1.2.2 快速建立静脉补液渠道:附近医疗机构接到现场求救电话后,快速鉴别分类、边补液边转市烧伤中心,从火灾现场到市烧伤救治中心,危重病人平均补液量为3 000~4 000 ml,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1.2.3 院前急救转运,院内全力抢救:市烧伤救治中心接到附近医疗机构求救电话后,医务人员接运病人运送至烧伤救治中心抢救,在中心主任指挥下,进一步快速鉴别伤情分类,分成5个抢救小组,每组2位医生及2~3名护士接治抢救,迅速派出32名有经验的护士,在2小时就完成调整好1~2条输液渠道,给氧、液体复苏的正规操作。气管切开(共28人)、焦痂切开减压、导尿等急救处理。

    1.2.4 液体复苏:二批病人休克期补液量参照上海瑞金医院公式计算,并根据临床指标进行调整。第一个24小时胶晶体量为(1.69±0.06)ml/kg 1% TBSA,前8小时平均占60%。

    1.2.5 成立了抢救小组及专家组,搞好医疗护理工作,调动全市的多台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和全血及血浆等。
, 百拇医药
    1.2.6 尽早气管切开:对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入院后均即行气管切开术,高浓度给氧,气道湿化及雾化吸入等治疗,上呼吸机6例。

    1.2.7 有计划地进行切痂自体皮移植:烧伤病人在伤后72小时开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施行切削痂植皮手术。伤后12天内完成22例次切削痂植皮手术,有12次例施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最多削痂1次面积达55%,手部深度烧伤在皮源允许下,采取节削痂自体网状皮移植。

    2 结果

    经液体复苏,均采取早期内脏保护措施,液体复苏满意,出现ARDS、呼吸衰竭4例,其余病人病情稳定。

    3 讨论

    3.1 预见意识:我院对成批的伤员抢救,已有完整的预案,健全的预案、健全的组织。随机调整运行规律,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把抢救成批严重烧伤的水平不断提高[1]。
, 百拇医药
    3.2 展示团队精神,组织有力、物资到位:做到现场抢救,附近医疗机构及烧伤救治救治中心协调一致。附近医疗单位接到呼救后,积极进行快速鉴别分类,建立静脉输液渠道,与市烧伤救治中心院前接应人员共同协助,救治中心接到一批的病人后,5个抢救小组分期分批地投入抢救,在抢救小组领导下,统一指挥,调动全院及有关人员以及设备,同时进行抢救工作,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3 尽快建立输液通道:休克期复苏有力,在实际抢救中我们根据临床指标随时调量及补液速度,本批病人尿量均维持有50~90 ml/h。烧伤后3小时左右输入计算总量30%晶体比例1∶1,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60%~80%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

    3.4 气管尽早切开:在皮肤严重烧伤病人中,由于在密闭的环境中,对伴有面部严重烧伤病人,放宽指征,立即做气管切开,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有利于肺复张,避免肺部感染。

    3.5 重视烧伤后早期脏器损害的防治:严重烧伤后组织缺血、缺氧是导致早期脏器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主要累及血管、心脏、肺脏、胃肠道、肝脏、肾脏及免疫系统等,目前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们对于该批严重烧伤病人不但注意到休克复苏,还注意到纠正缺氧、保护心肺,并应用丹参,?茁-七叶皂甙钠等药物,对抗氧自由基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对抗氧化酶活力,提高肺脏抗氧化能力,恢复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减少肺组织含水量,对烧伤后肺损伤有一定的作用[2]。
, 百拇医药
    3.6 早期肠道营养:烧伤后胃肠功能改变主要发生在胃和结肠,而小肠功能正常,因此,将鼻胃管置于小肠,可在伤后立即肠道营养,早期肠道营养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易位的发生,改善肠道应激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释放水平,减弱超高代谢反应[3]。同时,应激反应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防治是应重视的问题。本批严重烧伤病人,一般伤后第二天即给予肠道营养总量1/4,第三天给予总量的1/3,同时给予谷氨酰、精氨酸。对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增加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负平衡及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3.7 尽早封闭创面:在伤后72小时就有计划、有选择性的对该批严重烧伤病人进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

    参考文献:

    [1] 周一平.50年来,我国成批烧伤救治的回顾[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17.

    [2] 郭振英.提高成批烧伤的救治水平[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1999,15:245.

    [3]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烧伤休克的防治[M].2007年烧伤治疗新进展培班暨烧伤康复专题研讨会汇编,2007.51.

    收稿日期:2007-12-17, http://www.100md.com(朱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