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家健康》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94098
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大家健康》 2009年第5期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胃肠肿瘤2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法支持,使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很大改善。结果: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2009)-05-0152-1

    近70%的胃肠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器官系统功能减退,降低对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的耐受性,胃肠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且比一般肿瘤患者早且多见,因此,胃肠肿瘤患者更需要营养支持。

    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院采用肠内营养法支持,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胃肠肿瘤32例,男19例,女13例,39~77岁,平均59岁;胃癌19例,结肠癌13例,均接受胃癌或结肠癌根治术,入院时患者体重较患病前减轻5~11 kg,平均6.8 kg,患者心、肺、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均在正常范围以内。

    1.2 方法

    患者均置入营养管,保留幽门者将营养管置入十二指肠降部,如幽门切除将营养管置入胃肠吻合口30~40 cm处小肠,术后24 h开始持续输注含有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1 800~2 200 ml/d。速度开始为45~50 ml/h,逐渐增加,液体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输注速度与用量,能全力由专人配制,严格无菌和按配制程序操作,装入3L营养袋中,一般用聚氨酯导管,营养液当日输注,营养液温度控制(37~42℃)。

    1.3 监测

    (1)营养状态测定:术前1 d及肠内营养后8d测定患者体重(BW)、血浆血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白蛋白(PA)。(2)观察项目:观察每天排便的次数和量、肠蠕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定时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检查营养管是否通畅。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变化

    本组患者多有体重下降,但肠内营养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SF及ALB亦无显著变化。TF及PA治疗后明显升高。

    2.2 观察项目

    本组患者在营养液开始滴入阶段有59.3%的患者轻度腹胀,以后均减轻,未影响治疗,肠内营养过程中均未出现呕吐、返流、误吸、腹泻。

    3 讨论

    3.1 肠内营养的意义

    大组肿瘤病例分析表明,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好于营养不良者,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上升。

    3.2 营养液配制时的护理要点

    防止细菌污染是配制肠内营养液过程中的要点,由于肠内营养液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高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因此要求按静脉输液标准无菌操作,营养液当日配制当日输注,温度控制(37~42℃),以免因冷再热刺激致肠蠕动加快或痉挛而腹痛、腹泻。

    3.3 营养液输注时的护理要点

    经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很多,先要了解各管道的部位,护理要点是保持管道的在位、通畅。因此,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防止管道脱落,要定时冲洗管道,防止肠内营养管堵塞。在每天营养液输注完毕都应用20 ml左右的注射用水冲洗管道,以保证次日再次使用时不至于通而不畅或完全不通。

    3.4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的预防

    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胃肠道并发症和代谢并发症,都与护理相关。预防措施包括从低浓度低容量开始输注,逐渐增加,营养液现用现配,避免污染,输注前适当加温,避免低温造成胃肠不适。

    参考文献:

    [1]肖雪芬,李云,李慧敏,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6):16.

    [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730-743.

    [3]李凤英,黄伟华,张桂兰,等.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44., http://www.100md.com(崔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