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56493
解除“不定时炸弹”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家庭用药》 2013年第3期
     脑动脉瘤的形成是因脑动脉血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脑动脉血管壁逐渐变薄并异常膨出,类似轮胎上鼓了个“包”。其发生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有关,并有家族倾向。由于变薄膨出的脑动脉血管壁极易破裂出血,严重威胁生命,因此脑动脉瘤被形容为随时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

    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脑动脉瘤在未发生破裂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在发生大量出血前会有头痛、头晕等先兆。一旦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将会出现剧烈头痛,并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患者一旦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一定要寻找出血原因,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动脉瘤一旦出血一定要尽快治疗。第一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为15%~20%,如果第一次出血后患者没有死亡,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生第二次出血,这时的死亡率就高达80%。

    在西方国家,就诊的脑动脉瘤患者大多数是未破裂动脉瘤,而在我国绝大多数是已经出血的破裂动脉瘤患者。二者经过治疗后预后差别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相比,对动脉瘤的预防和治疗意识不同。在西方,定期脑血管的检查已经成为常规体检,而在我国此类体检项目尚未普及。

    脑动脉瘤即使没有破裂也需进行治疗,因为“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2万例脑动脉瘤患者破裂出血。而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目的就是要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或再次破裂。

    普通CT、磁共振检查不能发现脑动脉瘤,需要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磁共振血管成像来初步筛查脑动脉瘤,如可疑则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为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

    介入疗法,治疗首选

    传统治疗脑动脉瘤的办法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创伤大、风险高,而且开颅受到重要脏器的功能和年龄等限制,术后患者恢复也较慢。

    而介入疗法治疗脑动脉瘤则是在脑血管造影的基础上,通过在患者大腿根穿刺一米粒大小的孔,把数枚铂金属圈从微导管丝中送入脑动脉瘤腔内,将已被撑成小气球一样、就要破裂甚至已渗漏出血、即将导致患者颅内大出血的动脉瘤填实堵死,使之愈合,患者术后短期即可康复出院。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介入疗法不仅不用开颅,创伤小,疗效肯定,术后无并发症,而且能治疗部分无法进行开颅手术的复杂动脉瘤。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临床对比试验,结论是介入疗法治疗大多数脑动脉瘤要优于手术治疗,因此介入疗法是治疗大多数脑动脉瘤的首选。

    (黄玉杰主任医师每周二上午有会诊门诊,每周三上午有专家门诊), http://www.100md.com(柳辉艳 黄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