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养生保健》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36860
中国人的养生圣境:致中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华养生保健》 2010年第6期
     《内经》心理健康观的典型特征为和谐。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活动(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完整,心理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心理与躯体功能的协调统一。作为单一心理活动,指无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

    情志和谐适中

    心理健康者的情志和谐,无论是喜(肯定性情感)还是怒(否定性情感),其发作与节制皆适中,发怒时无过激行为,忧悲时不任其蔓延,也不过度克制。《素问·上古天真论》“和喜怒而安居处”说的正是此义。《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般认为喜乐是一种肯定性情感活动,但过度则精神涣散,所谓“神惮散而不藏”。故即使喜乐,也需反应适度。

    心理健康者的主导心境,是以“恬愉为务”(《素问·上古天真论》),情绪基调是愉悦平静的,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即使有消极的负面情绪,也能适时、适地、适度表达,并及时恢复。

    心理健康者的情绪反应是自主的、适宜的,情绪表现能受理智监控、调节,而不是“看人脸色”,受外界环境控制,否则喜怒无常。费伯雄《医醇义》说:“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情,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