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03953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5期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多普勒超声仪行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功能的評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MI后HF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心功能Ⅱ级患者划分为A组,将心功能Ⅲ级患者划分为B组,将心功能Ⅳ级患者划分为C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选者均进行心脏功能的检查,分析两组人选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并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游离壁Tei指数和室间隔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的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C两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中的A、B两组患者和对照组中的正常体检者之间的左心室每搏出量(LVS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C组患者的LVSV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并且LVESV和LVEDV等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等高于对照组体检者,且舒张期血流峰值(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检者(均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对MI后HF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评估其左心功能,帮助患者及早明确相关诊断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评估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6;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5-0424-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5.011

    为了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我院选取了10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和同期来我院检查的100例正常体检者展开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3~79岁,平均(63.28±9.77)岁;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41~78岁,平均(64.38±9.22)岁。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我院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合并有脑、肾、肝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肌梗死以外的原因导致心力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两组人选者均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超声心动图等心脏功能的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将观察组患者中35例心功能且级患者划分为A组,将33例心功能m级患者划分为B组,将32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划分为C组,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选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功能指标,并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临床资料使用SPSS 21.0版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人选者的左心室游离壁Tei指数和室间隔指数、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游离壁Tei指数和室间隔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MAD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各小组患者的左心结构的比较:A组患者的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C两组患者(均P<0.05),由此提示了随着患者心功能等级的提升,患者左心室增大和左心房增大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均P<0.05),见表2。

    2.3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体检者的左心功能参数比较:LVEDV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为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AD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VSV为左心室每搏出量,LVD为左心室内径,LVPWT为左心室后壁厚度,E/A为舒张期血流峰值,FS为短轴缩短率,见表3。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一种心肌坏死,根据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50%的心肌梗死患者会逐渐演变成心力衰竭,并且大多数都是以左心衰竭为主,出现心悸、失眠、乏力、咳嗽咳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脏供血不足,无法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是临床上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预后不良。因此及时有效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4]。LVEF对于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并且LVEF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个反映患者左心功能的指标,由此可见对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左心功能的检查非常重要[5,6]。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于心脏功能评估的检查方法是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方案不仅能够直观地对患者的心室功能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患者心脏的各个角度来检查其心脏结构[7]。

    本研究数据表明,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结构较正常者均有明显改变,且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的发生率均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由此看来,左心功能的变化与左心结构的改变密不可分。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评估左心收缩功能的定量指标,MAD不超过14mm则是心力衰竭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因素[8,9]。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游离壁Tei指数和室间隔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MAD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患者的左心室增大发生率和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C两组患者,由此提示了随着患者心功能等级的提升,患者左心室增大和左心房增大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观察组中的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体检者之间的LVSV、LVESV、LVEDV等参数并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W级患者的LVSV显著低于其他人选者,并且LVESV和LVEDV等参数显著高于其他人选者。观察组患者在FS、LVPWT、LAD、LVD等参数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者,且E/A和LVEF等参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检者。当患者出现左心衰竭时,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即会出现障碍,由此导致了左心室形态的变化,进而使得患者室间隔斜形肌纤维方向转变为横向,并且室间隔斜肌纤维的减少和肺高压都会导致患者出现 LVEF降低[10,11]。此外,E/A指标的显著降低也表明了对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帮助临床上对患者左心功能的变化作出有价值的评估[12,13]。, 百拇医药(王生昭 王秀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