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1052748
长寿的遐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现代养生》 2004年第11期
     在河南省偃师市景山玉皇庙西边,有一方墓志铭(碑文)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妇,丈夫二十余岁即撇下儿女离世,农妇上伺公婆,下抚儿女,耕田持家,一身独任。以精卫填海之诚,司女娲补天之职,毕竟养育儿女成人,终克几废之家重兴。农妇一生劳作,近百岁善终天年。

    在偃师市的缑氏镇和府店镇,同样也有几方碑文,所记事迹与故事结局,也大都与上述农妇的情形相仿。

    这些现象很令人费解!?

    照理说,丈夫去世后,家庭收入减少,物质生活贫乏;劳动力减少了,女主人的工作量将会增加,体力消耗当更大;正值青春而独守空房,精神痛苦将甚于炮烙;敬老人疼儿女,自身营养当更差;里里外外日夜劳作,休息时间必然有限……这些对于任何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而导致这些命运相似、生存状态相同的不幸之人的生命质量,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人呢?

    我猜想,一定是她们异乎寻常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给她们的生命注入了超凡的活力。那她们不同寻常的是什么呢?

    在对旧中国农村妇女劳动内容、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我发现她们的一些工作状态、生活方式和心态与近代科学发现的长寿因素不谋而合!

    第一,是她们经常从事的两种劳动———纺线和织布。

    纺线的传统姿势是盘坐。这种盘坐,一般是以散盘或平盘的状态,端坐在玉米皮编织的草垫子上面的。这种劳动式的、大众式的自然盘坐,与宗教式的在蒲团上的盘坐,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双腿盘坐时,原来滞留于腿部的约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的血液,将向上返流。上体的血液供应量一下子增加了三分之一,脏器和大脑就得到了充分的滋润和营养。大脑相对贫血的现象得到改善,神经系统的疲劳就会很快消除,而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人的免疫力就可以大大提高。上体的血流量增加,就有助于脏器的清理,同时有助于把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使人体工作系统保持清洁状态,从而延长人体机器的工作寿命。人体各项器官性能状态优良,人的健康长寿也就不成问题了。

    文献记载,一个人如果一天静坐一二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不日即有良好的效果。传统的农妇纺线,往往起早贪黑,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等于把每天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宗教修行”,获益也就远远高于常人。

    在纺棉花时,右手的摇转是个圆运动,左手的抽线回线也是圆运动,身体的拧转还是圆运动。回线时的拔高降低是脊椎的伸缩运动,与左手伸缩相应的后仰是脊椎的前后纵立圆运动。

    在织布时,双脚的交替踏踩是前后划圆运动,双手的交替投梭是前后平圆运动,与之相应的身体拧转是左右圆运动;双手推档和与之相应的身体的俯仰同样是纵立的圆运动。

    手法的舒张运动能使筋骨舒畅,可谓:“易筋”。脊椎的伸缩摇转可以直接按摩脊髓及中枢神经,可谓:“ 洗髓”。一个人每天“易筋洗髓”大半天,她的身体还能不健康?

    其二,我们还可以想见,由于物质欠缺,农妇为了喂饱儿女,就不得不经常委屈自己。她常常省半碗饭给儿女们,这样她也就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忍饥挨饿当然是出于无奈,但她的长寿却因此而受惠。

    医学实验发现,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动物的生命活力和寿命,远远高于饱食终日的同类动物。经研究发现,生物体的营养供给一旦低于正常水平,肌体的新陈代谢机能就会随之降低,代谢速度随之减缓。代谢越慢,寿命越长———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所以,穷人长寿的比例至少不低于同龄的富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正视一种现实,那就是这些长寿的农妇当年面临“灭顶之灾”时,怀中都有年幼的儿女。这就是说,她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精神支柱———“为了儿女,我一定要活下去!”这是她们共同的信念。她们在儿女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一切。正是这种至诚至纯的信念,给了她们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动力,使她们度过了人生中最悲惨的岁月。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他往往就能够创造奇迹。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有一份不能死的责任,一个人就有可能将生命拓展至极限。事实上,这也就是在无数次天灾人祸中,伤痛不至于死的人死了,而情况严重得多的人却起死回生的原因。

    显然,有责任并且决心负责的人有希望活得更长久!农妇们便是如此。

    这些农妇都是坚强的人,乐观的人。感情的挫折不能使她失望,命运的坎坷不能使她屈服,生活的重担压不垮她,人情世故难不倒她,这是何等坚强的意志?不怨天,不忧人,从不绝望,永不放弃,坦然地承受苦难,平静地面对生活,这是一群心理多么健全的人!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人是听天由命的俗人,是感情苍白的人,是活得平平淡淡的俗人。但我认为,这些农妇实为人生的强者,顺应命运改变命运的楷模。她们长寿,便是她们行为正确的有力证明!

    最后,在没有发现新的有力证据之前,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盘坐,身体各部位的自然的圆运动,经常的半饥饿状态,强烈的生存责任感,决心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健全的心理状态及乐观现实的人生态度,便是长寿农妇们的长寿因素。

    如果大家认可上述观点,我们就可以在养生问题上达成共识,那就是:

    只要我们每天坚持静坐,坚持“易筋洗髓”即肢体各部的圆运动,坚持只吃八分饱的饮食习惯,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坚持对生活以及真、善、美的热爱,坚持“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再加上对疾病积极预防和治疗,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望达到“ 形与神俱,度百年乃去”的健康长寿之境。, 百拇医药(都正亮)